恭城是"道行谦恭、福惠之城"。《恭城赋》曰:"五岭之南,有宝地焉。隋末置县,大号恭城。斯地也,形胜若乾坤八卦,江流分阴阳太极。山状凤凰,翼垂东南;关名龙虎,雄峙湘桂。"
第六节 从可持续发展探讨人的价值观重构
马斯洛人性理论揭示了人的最高追求是自我实现。人性自我实现一定是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一个人只有向他人和社会奉献价值,反过来,社会才给予这个人相应的尊重和实现价值的认可。从人性上说,人性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力为人民服务。在党性看来,“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性。由此可见,人性、党性的追求在人类最高层面上是一致的。
在儒家经典中,可以找到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即“民惟邦本”“政在养民”。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梁启超在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写道,“民本思想为吾国政治哲学之一大特色”。
诸路同归、万法归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道”。可持续发展人的价值观应当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人生需要在正确价值观基础上的信仰。
宋朝名臣文天祥被俘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拒绝投降,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临刑之前,文天祥镇定地问行刑者:“请问南方在哪里?”行刑者指了指南方。他转向南方跪地磕了三个头,起身说:“好了,动手吧!”他为什么如此视死如归?我猜想,一定是因为在他的意识里,还有比生命更加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作为忠义之士的价值观。
人类离不开丰富的物质产品,物质是生存的基础;同样,人类也离不开精神活动,精神是生存的价值。信仰作为精神活动中极为珍贵的智慧,是与人的生命根基关联的,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一个人找到自己信仰的时候,才会有人生的归属感,才会有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难以想象,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如何能够建立在没有信仰的价值认同基础之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不仅需要发达的经济,而且需要有信仰的公民。信仰的需要虽然不像一些基本生活需要那样时时为人所感受到,但却是一种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更为深层的精神性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仰呢?从以上对党性、人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类在最高层面的追求是高度统一的,“二性归一”为之道——服务人民。凡是信仰,都能向信仰者提供一种终级性的永恒意义。为人民服务具有信仰的终极性价值,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永恒价值。
个人命运的最高境界是创造一种有价值的幸福人生。有价值的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神境界,而不是简单的房子、金钱、车子等物质上的东西。幸福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有能力让自己幸福;第二层是有能力让更多人幸福(包括家人、朋友);第三层是能为全社会、全人类谋幸福。这种为人民谋幸福的境界,必定是某种崇高的东西,是人类崇高的追求。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
人生的本质就是让我们的生命为世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实现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哲学家康德在《当你步入人生》中说,如果一个人被抛弃在一个孤岛上,他就不会专为自己而去装饰他的小茅棚,不会去寻花,更不会栽花,用来装饰自己。只有在社会里,人才会想到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要做一个按照人的标准来说是优秀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人只有把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为社会做出贡献,自我价值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人的自我实现才具有真实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有一段精彩阐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县委书记邓晓强在全国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年会上作发言
“为人民服务”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绝对命令”,没有可商量的余地,没有逃避的权利。它是从党的根本宗旨中生发出来的要求,是基本信仰的体现。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他提出了一条衡量死亡价值和意义的标准,即“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1965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明确指出: “上帝就是人民,人民就是上帝。” 这清楚地表明了共产党人的终极信仰。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的根本要求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共产主义是目标,人民是信仰。如果把信仰人民变成人民信仰,汇集千千万万人的共识和追求,就能迸发出磅礴的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这种信仰,从修行自我到守护家人、到建设家乡、到效忠国家、到服务人民,合着天道的韵律,合乎人生的终极意义。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间所形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家国情怀、“民本”思想,都应加以挖掘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信仰和价值观重建中来,这些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血脉。古往今来,人类的美好梦想就是搭建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社会。孔子的理想社会叫作“大同社会”,马克思的理想社会叫作“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