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是"道行谦恭、福惠之城"。《恭城赋》曰:"五岭之南,有宝地焉。隋末置县,大号恭城。斯地也,形胜若乾坤八卦,江流分阴阳太极。山状凤凰,翼垂东南;关名龙虎,雄峙湘桂。"
第五节 生态立县之路的启示
纵观恭城30多年的生态农业发展,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入手,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创立了“一池带四小”、“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恭城模式,“规模化养殖—沼气全托管—规模化种植”新三位一体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等恭城模式,不断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发展,不断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不断把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人居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摘掉了贫困县帽子。恭城30多年的生态发展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椪柑之乡(县委党校 提供)
恭城坚持生态立县,印证了新发展理念的高瞻远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沙田柚丰收(李宏辉 摄)
椪柑丰收(李宏辉 摄)
坚持创新发展,克服了各项发展难题。“无柴之炊”、科技推广体系、政绩管理体系、三位一体、新三位一体等都是问题导向下催生的有效创新举措,发展动力显著提升。恭城生态农业发展的每一次提升和跨越,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工作的创新。恭城改进沼气池建设和原料使用技术,加强沼气建后服务,进行“集中建池、统一供气”试点探索,以专业村、专业户和养殖小区为载体,实行规模化养殖,使沼气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养殖业也逐步走出困境。恭城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淘汰劣质品种,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并积极向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突出生态经济链条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拓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恭城通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保护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后发展地区特别是类似恭城的山区农业县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坚持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保障。齐抓党的建设、特色经济、社会事业、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等各项工作,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坚持绿色发展,县域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从1983年正式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开始,恭城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始终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始终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处理好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跨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了发展生机和活力。卖果冲出国界、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极力争取高铁开通、沼气技术走向国际,无不反映恭城人开放发展的追求,在开放中实现了共赢。
坚持共享发展,赢得了民心,提升了发展凝聚力。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生态立县,恭城30多年的实践印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30多年来,恭城经历了12任县委书记,历届书记都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是立县之本,自觉接好发展生态农业的“接力棒”,一届接着一届干,“换人换届不换思路”,“交班,交思路、交希望;接班,接传统、接责任”,绘好蓝图,传好接力棒,务实创新,推动恭城持续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13年在恭城召开经验交流会(县能源办 提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总结提升成功的群众工作经验,更好地服务民生发展。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艰苦奋斗,担当创新,“苦干+巧干”,创造性开展工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族教育、人居环境、群众收入、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认识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为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发展将愈加艰难,应努力解决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恭城模式”给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提供了示范。山区要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选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后发展地区一般都有相对良好的生态资源,后发展地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生态优势,最有后劲、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是生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充分发挥后发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赢”。
“恭城模式”的实践表明,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