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是"道行谦恭、福惠之城"。《恭城赋》曰:"五岭之南,有宝地焉。隋末置县,大号恭城。斯地也,形胜若乾坤八卦,江流分阴阳太极。山状凤凰,翼垂东南;关名龙虎,雄峙湘桂。"
第二节 生态立县之路的探索
1983年,时任县委书记鲁明义同志认识到,恭城一不沿海、二不沿边、三不沿大江大河、四没有国道高速路经过、五没有铁路,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做强农业,农民才有希望,农村才有出路。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他开始在全县开展 “四看”教育:一是从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情况,看加速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性。二是从抢救森林保护造林成果的角度,看加速农村能源建设的紧迫性。三是从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看搞好农村能源建设的特殊性。四是从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角度,看搞好农村能源建设的可行性。
原县委书记鲁明义同志(左四)(县委办 提供)
恭城县政府成立了农村能源办公室,在平安乡黄岭村抓沼气试点,探索无“柴”之炊。山歌好唱难起头,建第一座沼气池,远比计划与想象的艰难。推广员挨家挨户动员,把沼气的好处说了个遍,就是没人响应。关键时刻,原生产队长黄光林站了出来,在县农村能源办的支持下,不到一个月就把沼气池建好。黄光林家的灶台上燃起沼气的蓝色火苗。据黄光林回忆:“那些天,家里天天有人来,看灯、看灶、看池子。每来一拨,我都亲手点给他们看。”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乡亲们心动起来。
农户用沼气灯照明(县能源办 提供)
两年时间里,黄岭村103户农家建了102座沼气池。黄岭沼气试点村的实践表明:使用沼气大量减少农户对林木的砍伐,省柴、省劳力,人畜粪便全部接入或投入沼气池,带动改水、改厕、改厨,并在当年电力并不普及的情况下提供沼气照明,方便、卫生,沼液、沼渣可作为肥料促进农业生产,黄岭村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举办培训班,培养农民技术骨干,推进沼气建设。除了水泥、沼气管等物质补贴,还给前来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民每人补助7元伙食费,成功培养农民技术骨干一千多名,为沼气的推广打下了重要基础。
1985年,时任县委书记粟云飞同志正式提出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恭城三十多年的生态立县发展之路由此启程。1986年到1987年,全县兴起第一次大办沼气的热潮,共建成沼气池2475座。在此期间,《恭城县关于发展水果生产的决定》正式出台,之后多年,县委、县政府的第一个文件都是有关水果产业发展的决定,为后来的生态农业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县委书记粟云飞同志(左)(县委办 提供)
1987年,蓝世琦同志接任县委书记。沼气要以人、猪、牛等的粪便作为原料,原料要足,必须搞养殖;沼渣、沼液要有“出口”,就要搞种植。一些农户便在房前屋后发展种植和养殖,建沼气池、养猪、种果渐成风气。蓝世琦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建池、养猪、种果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广“一池带四小”的庭院经济发展思路,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在大小庭院间形成了人、畜粪便入池产气,沼气入室做饭、照明,沼渣、沼液进园施肥的生态链,广大群众尝到了大办沼气的甜头。1989年,农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265.8元上升到556.6元,年均增长13.76%。由于水果销路好,群众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水果种植开始突破庭院,甚至出现“调田种果”现象,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原县委书记蓝世琦同志(右二)(县志办 提供)
1990年至1993年,陈祖勋、伍先华同志先后接任县委书记。他们体会到,有一支能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治穷治愚的干部队伍,是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于是,他们创新了恭城政绩管理体系,同时推行捆绑承包责任制,始终把工作实绩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县直机关分流362名干部(占干部总数的33.5%),并调整164名村支书,组成各种经济开发组,直接参与经济开发。一批离退休老干部也披挂上阵,主动协助县委、县政府抓项目。工作实绩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政绩管理体系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至1992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沼气池增长到2.3万座,猪出栏10万头。
原县委书记陈祖勋同志(县志办 提供)
原县委书记伍先华同志(左一)(县志办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