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著名地貌学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离世,享年87岁。
他从事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黄土沉积与地貌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东亚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西部,被人尊称为“大先生”。
情系青藏,成果写进美国教科书
1958年,在兰州大学任教的李吉均参加了由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领导的祁连山高山冰雪利用研究,并带领第四分队考察黑河上游冰川,从此开始冰川学研究。
1973年起,李吉均连续三年参加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并担任冰川组组长,对东起雀儿山、西到阿里与西昆仑山、南起喜马拉雅山、北至羌塘高原的西藏典型冰川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
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积劳成疾,因高原反应患上了严重的肺水肿,由此落下了病根。他却乐观地把此视作冰川的礼物,仍旧沉浸在科学考察的充实与快乐之中。
1977年11月,“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威海召开。会议主持人施雅风院士,从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与文字水平三方面考虑,指定由李吉均主笔完成总结性论文《青藏高原隆起的年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在论文中,李吉均提出了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经历两次夷平、三次上升的观点:青藏高原最近的强烈上升始于360万年左右,经青藏运动(距今360—170万年)、昆黄运动(距今120—60万年)和共和运动(距今15万年)达到现代高度。
施雅风评价这篇论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体创作,颠覆了国际上关于青藏高原形成的主流观点。1987年,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的概念模型,被写进美国的教科书,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但李吉均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思考和研究并未由此停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沉积、河流阶地和夷平面等综合研究,深入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环境效应问题,提出当今亚洲自然地理之基本格局、季风气候是经“青藏运动”“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而最终形成的观点,开创了青藏高原研究的又一新阶段。
提出“季风三角”,破解“东部古冰川”之争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李吉均和施雅风、谢自楚等率先走出国门,赴英、法、瑞士等国进行访问。回国后,李吉均专心致力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的研究,内容包括黄河阶地、黄土地层、地文期、第四纪冰川和新生代地层,他关注的核心始终是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大地貌与环境演变问题。
1980年,他邀请英国地貌学家E. Derbyshire 访问兰州大学,并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国高校冰川沉积学讲习研讨班,组织前往庐山、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进行实地考察,由此开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研究。
1988年,他提出“季风三角”概念,生动刻画了中国东部第四纪环境演变的气候格局及其机理。
一年后,李吉均与施雅风、崔之久等30多位学者一起撰写出版了专著《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提出被李四光判定的冰川沉积实际是泥石流堆积,由此困惑中国地学界多年的“东部古冰川遗迹”之争大体被澄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1年,因在冰川学、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原创性学术成就,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为发展献策,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成美谈
李吉均不仅心系高原与冰川,也十分关心学科发展和西部的发展。
他与其他学者联名提议,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和建设南极长城站。
他倡议在中国地理学会下面设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理建设分会;建议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和甘肃省科委共同成立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活动;他还为西部大开发提出许多前瞻性的建议和思路,如西北开发交通先行、建成西部铁路的“大十字”等。
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李吉均也成绩卓然。在他的带领下,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跃升为中国高校知名院系,2001年自然地理学荣获国家重点学科第一名。
2005年,他主持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项目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李吉均和时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的王乃昂教授,捐出全部教学成果奖奖金来设立了“求真”奖学金。
他培养的100多名弟子中,有不少已成长为国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李吉均和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极”(青藏高原、南极、北极)的故事,更被誉为兰州大学的美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012年,李吉均与学生以“野外考察、现场讨论”的方式度过了80岁生日,而他在生日会上的这句话将被学生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