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并开始施行之后,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记者调查
 
 

  记者在网上进行了一番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5份,调查的人群年龄段跨度是60后至90后。在调查统计到的数据中,每周或每月回家看望父母的受访者占据了4成,而节假日或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才回家的比例占了57.14%(详见图表)。由此看来,不常回家看看的人居多。在问及“你认为怎样才算尽孝”时,86%的受访者认为,应重在精神尽孝也就是多陪陪父母;余下的14%的受访者则认为物质尽孝比较重要。

  不常回家看看,那打个电话问候也好。然而在问及“是否经常与父母通话聊天”,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有当自己突然想起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这样的频率是不定期的,即兴的,有可能马上就打,也有可能几个月都没通过一次话。而通话的内容大多是日常问候,不少受访者表示,有时打电话给父母就是问问“吃饭了没有,在干什么”,问完没啥就挂断了电话。>>详细

 
 
“常回家”难在哪?
 

 想看爸妈 单位不放假

    小茵毕业后在南宁工作3年了,她的父母在玉林,离南宁并不远。“周末都可以回去的,但是回去一次就得和同事调一次班,很麻烦。”小茵说。

    小茵在一家广告喷绘公司上班,小茵说:“我们这里是上两天休一天。”所以,这样的上班制度让像小茵这样离家不太远的人都不能经常回家。如果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回去了,小茵就得和同事调一两天的班,但是经常和别人调班也不方便,有时候为了回家小茵只能请假。“平时的话,就只能节假日才能回家了。”小茵说。小茵告诉记者,在很多私企打工的年轻人都会遇到她这样的情况。>>详细

 去几天 一个月工资没了

    小黄是东北人,在南宁读书毕业后就留在南宁工作了。没成家之前,逢年过节都还会回家一趟。但是3年前结婚、生孩子之后,只回过东北一次。“家里太远,单身的时候回去一次,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现在更别提了,拖家带口的,回去一次年终奖都没了,感觉那年就像白打工了一样。”小黄说。>>详细 

 呆在家里 人在却心不在

    小莫今年27岁,也已经毕业工作4年左右了。还没结婚的他每年都会回家过年,但是7天的长假,他经常提前两三天就回到南宁了。“在家很无聊啊。”小莫说。大年初一、初二,小莫会跟随父母走亲访友,虽然是陪在父母身边,小莫也是手机不离手,和父母、亲戚沟通得很少。走访完亲朋好友之后,其余的时间小莫就都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玩游戏、上网、听歌。“不是我不想多和爸妈相处,只是不知道该和他们聊什么。”>>详细

 
 
“逼”人尽孝,不如促人尽孝
 

 

 

声音一

 

 

“常回家看看”立法传递啥?

    法律是严肃的,一旦法律规定下来的东西,就必须要保证能正常运转执行,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这《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什么叫经常?如何定罪?如何处罚?如何执法?一个根本就难以执行的法律,不是在坑害法律的尊严?

  守护孝道用法,而我们在治理国家上,都是提倡和谐,用德治国。常回家看看也入法,明天不是公交车让座也入法、扶老人过马路也入法,一切尊老爱幼的道德问题都来入法?>>详细

“常回家看看”不能又成“一纸空法”

    立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问候老人,从法律本身来看,严格地说,不够规范,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要明确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如果做不到常回家看看,就要承担相对应的处罚。然而,如何界定“经常”?草案里并未作出一年回家几次的规定,也没有相对应的处罚,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想诉诸法律,如何判决呢?有什么法律明确依据呢?毕竟不“常回家看看”只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若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就要需要有可操作性的条文,否则只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了,又是司法调解,又是行政督促!>>详细

“常回家看看”入法不是空巢之痛的良方

    “常回家看看”入法凸显我国政府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关怀和权益的立场,然而“常回家看看”是属于道德范畴,如果变成法律的强制规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用人单位能否保障子女探亲休假的权利?在法律的强制下,子女带着情绪回家看望父母,给父母带来快乐还是添堵?笔者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不是“空巢”之痛的良方。>>详细

 

声音二

 

法律能否为“常回家看看”托底?

    有人算过一笔账:父母70岁,假定还能在世20年,子女每年春节回家五六天,每天跟父母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为两三个小时,20年就只有两百多个小时。养老,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但是,家庭成员为老人带来的精神慰藉,是无法取代的。中国向来看重孝道,但仅靠伦理道德,已难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法律保障,看似无奈,却是必然的选择。法律与道德并非截然分开,法律往往规定道德的“下限”,起到“托底”的作用,也是一种明确的倡导。相信大多数父母更愿体谅子女,并不会动用这件法律武器,但对于子女,仍是必要的提醒和督促。>>详细

愿“常回家看看”入法唤醒“精神赡养”意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亲情淡漠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空巢老人被忽视、被遗弃,甚至死亡数日无人发觉的新闻屡见报端,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愈发引人关注。孝敬老人、赡养老人,并不只是物质层面的事,还存在一个如何抚慰老人精神需求的问题。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由此而言,关注并保障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

    常回家看看”入法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机制。>>详细

“常回家看看”是一种法治善意

    不应质疑“常回家看看”的法治善意,不是回避和忽视某些家庭成员的现实困难,“站着说话不腰疼”地一味为新法修订“唱高调”。而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工作,不断引向一个新的高度。“常回家看看”入法施行,既是广大老年人的期望所在,更应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修身”“立人”的重要一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社会上那些最有条件、最应示范的群体,率先把“常回家看看”做得可圈可点了,同时有关部门尽心尽力地做好了其他人“尽孝条件”的改善工作,相信人们对于法治善意的疑虑,也会越来越少。>>详细

 
父母需要什么,你真的了解吗?
 

 

   

 

    “你知道父母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父母的实际年龄吗?”这道题有92%的子女都选择“知道”。

    与此对应的是,80%的父母表示子女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抽时间陪自己过生日的仅占40%左右,主要原因是子女工作太忙或身在外地。

    “你一般会给父母送什么生日礼物?”有73%的子女选择“现金”。

    很多市民接受访问时表示,平时都很忙,陪父母的时间有限,给现金既表达了心意,又可以让他们自由支配。其次,有15人选择“服装”作为生日礼物,有10人选择送保健品。

    父母们的回答则完全相反,仅3人选择“现金”,有82名受访父母表示,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儿女常回家看看”。大多数父母表示,不会根据礼物的多少来评判子女的孝顺程度。>>详细

 

    “父母对子女最不满意的是什么?”41%的父母选择“子女很少回家”,21%的父母选择“回家也很少陪自己聊天”,37%的父母选择“很少帮自己分担家务”。

    受访父母表示,最不满意的是子女和他们交流太少,说些客套话。子女在生活、工作、感情上的事情,都不愿意和自己交流,觉得自己成了家中无足轻重的人。>>详细

    “你平常和父母聊天通常说些什么话?”45%的子女选择“嘘寒问暖”,42%的子女选择“家长里短”,仅有2%的子女选择“人生感悟”,9%的子女选择和父母聊事业状况。

    在对父母的调查中,“父母最希望和子女聊什么话题?”61%的父母选择了“人生感悟”,其次分别是子女的婚姻、事业状况和健康类的话题。>>详细

  

 
9句话最伤父母心
 

    “谁叫你们把我生到这个世界来的?”“我的事情不要你管!”“你们真没用!”……近日,网上一个帖子列出了最让父母伤心的9句话,由此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反省。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年轻人至少说过这9句话中的一句或是几句。>>详细

    1.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啰嗦!

    2.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

    4.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5.你那一套早过时了!

    6.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7.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8.说了别吃剩菜,怎么老不听?

    9.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图片来源:楚天尚漫

22
 
编后语
 

    中国社会中,孝顺的子女居多。有些人不回家,确实是因为忙碌的工作和生存的压力绊住了脚步。要是回家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要是每个用人单位都将探亲假制度落到实处,给职工探亲创造条件;要是每次干部(员工)提拔(晋升)时,都优先考虑孝子或鼓励职工(员工)晒出年度“家庭日”活动剪影,做到从制度上促人尽孝,也许,“常回家看看”的法规,就没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