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失真究竟原因何在?网络假新闻泛滥为哪般
宋超认为,从目前来看,明显因为利益驱动或外部压力而主观、恶意造假的情况并不占多数,有不少虚假新闻的产生,主要是源于不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综合分析历年来不少假新闻的产生,往往与抢新闻、抢独家、想以批评曝光引起轰动等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有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陈力丹也表示,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那些明确因为利益收买或外部压力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数量并不多。他认为,大多数失实新闻的例子,只是源于一些微小的原因,如惰性、赶截稿时间、采访不到相关人员,或仅仅为了把报道“糊弄”得好看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地认为,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个人原因。二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三是组织原因,即政治需要、业绩逼迫、制度缺失。四是社会原因,包括社会诚信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记者心态浮躁、片面的收视率标准逼迫、法制不健全、监督缺位、媒介的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详细]
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范 以三类典型虚假新闻为例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深化,中国进入复杂的社会转型期,西方媒体对我国媒体的发展表现出愈加深切的影响力。“媒介独立”“新闻专业主义”的观念被更多媒体工作者奉为新闻乌托邦,政府在鼓励大众传播业进行自由竞争的同时放宽了官方媒介管制,“自由派风格”应运而生,充分的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业内短暂的无序阵痛,行业内部的整合和优化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
我国媒体的性质在实现“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调整之后,媒体的市场化、激烈的媒体竞争和媒体自律机制缺位成为目前实务界和学界的共识。市场经济体制在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与政界、商界的从属性联系使媒体服从于“宣传需要”、“发行市场“,记者在媒体的“创收指标”、“奖惩机制”之下成为“开辟财源”的工具,“广告文学”的出现则是记者站内生型腐败的产物。[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