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在赓续文脉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七个着力”,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其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立体展现新作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多角度展现新作为。如何传承赓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发扬光大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文化两问”给出了强有力回答:“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是民族的根本,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我们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立足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高质高效激发和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气神和战斗力。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培植和增进当代中华文化自信,须全方面久久为功。抓住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好这把“金钥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丰厚的文化底蕴,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使中华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夯实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石。坚持研究阐释与保护传承相结合。系统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所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及中华民族的多元统一性演化模式,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把握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键。尊重历史、增强信心,才能更好地放眼将来、开创未来,要把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标志。拓展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外延。知会历史,以史为镜,才能把握根本、爱党爱国,才会头脑清醒、敬业担责。应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智慧力量。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全方位展现新气象。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赓续文脉,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的必由之路。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标和路径。何谓守正?何为创新?守正,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一方面,应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应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另一方面,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创新,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应守住“两脉”,推进“第二个结合”深入发展,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新境界,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建设,在文化沃土中造就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若无创新,发展则失去动力;若无对悠久文脉的赓续,文化创新则重而无基。应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打好守正基础,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激发出更多“变”的创新创造活力,从而在“变”与“不变”间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建设,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新气象。

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立体化展现新形象。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华文明以其显著的包容性而举世闻名,并在同其他文明的一次次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学习借鉴。平等是文明交流的前提,需要承认文明的差异性、尊重其独特性,以促进文明间的交流融合。对待不同文明应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避免傲慢和偏见,推动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应坚持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结合,扎根中华大地,筑牢中华文化的根基,在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读懂新时代中国,同时,积极使本国发展融入全球共同发展,共同建设和平、繁荣、友好的国际家园,以此达到“美美与共”的目的。

(作者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