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宜州盘活“三块地” 拓宽群众致富路

“我老家有6.6亩耕地,全部承包给企业种植甘蔗,每年耕地租金收入2640元,不用担心土地撂荒,还能腾出时间外出务工,收入多了一份保障。”近日,宜州区三岔镇良因村建物屯的搬迁户梁红才高兴地说。梁红才2018年搬迁到城区同福安置点,多年来,梁红才和家人早已适应了城市生活,也在广东找到了工作,但他一直心疼家中耕地撂荒。

三岔镇良因村土地资源丰富,但之前开发程度不高、整合强度不大。近年来,该镇响应宜州区委、区政府关于盘活“三块地”的政策号召,探索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资源,动员像梁红才这样的搬迁群众,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给企业种植甘蔗。逐步建立经营主体能盈利、搬迁农户能增收的“双赢模式”。

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图为工人们正在采摘桑杆食用菌。 罗 涛 摄

近年来,宜州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是前提,“稳得住”是关键,“能致富”是目的的决策部署,强化搬迁群众搬迁后“三块地”的利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全力盘活搬迁群众林地、耕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增加群众收入。

该区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乡(镇)、村(社区)对“三块地”空间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汇总,摸清“三地”信息底数,并出台方案,明确盘活“三块地”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压实县级、乡镇级、村级“三级责任”,确保“三块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理顺规划布局,围绕“发展产业一批、入股一批、流转一批”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增收产业,确保“三块地”资源应用尽用。截至目前,搬迁群众土地承包“三块地”总量17916.48亩,“三块地”流转面积2967.55亩。

林下养殖的“生态牛”。卢红玲 摄

另外,该区推行“三个一批”盘活“三块地”,聚力培育搬迁群众的长效产业。以产业发展解决一批,因地制宜打造小伙房、小养房、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光伏等农业产业项目。目前已建成安置点“六小”项目514个,实现“果树下有棚,棚上结葡萄,棚下放养鸡(种蔬菜)”的立体庭院经济,助推搬迁群众收入来源多元化。

该区大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激活易地搬迁“三块地”资源,建立经营主体能盈利、搬迁农户能增收的“双赢模式”。另外,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林畜、林禽、林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实行林下种养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协调发展,提高林地产出率。该区祥贝、三岔、石别、北山等16个乡镇因地制宜,分别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猪、林下种植中草药,为搬迁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覃峒全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林下生态土鸡养殖。李卉  摄

此外,该区深入推进确权颁证明确“三地”权属工作,严格按照本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相关政策,明确易地搬迁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对搬迁户在土地确权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外业调查、审核公示、确认签字、合同签订、证书发放等程序优先办理。同时,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结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多途径整治复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积极推进节余指标有偿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