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百色学院大学生“三下乡”团队探寻国家级非遗桂林渔鼓 “中华文化密码”

暑假期间,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渔鼓声声响四方,中华文化永传扬”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桂林市秀峰区,深入了解国家级非遗文化桂林渔鼓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思索新时代青年学子如何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贡献。

聆听渔鼓初响,启航文化探索之旅

桂林渔鼓俗称道情,是桂林市的传统说唱艺术和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鼓书艺术的一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桂林渔鼓,实践团的同学们事先联系了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彭承红老师和她的“天天唱”桂林渔鼓艺术团。令大家惊喜的是,彭承红的老师、桂林渔鼓国家级传承人李蔚琛老师也闻讯而来,为青年朋友分享鼓书曲艺的艺术韵味。

“天天唱”桂林渔鼓艺术团表演(右二为彭承红)  黄晓梅  摄

两位老人手抱渔鼓,边说边唱,在清脆悠扬的敲击声中,桂林渔鼓仿佛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在同学们眼前活化成一幅幅穿梭在山间田野、渔歌唱晚、巷尾街头的生动画卷,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生活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也尝试用桂林方言学唱桂林渔鼓,在学习中体会桂林渔鼓的独特韵味。实践团成员认识到,桂林渔鼓记录和印证着中原文化、楚文化与骆越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碰撞和交融的历史,积淀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汇融合的“文化密码”,不仅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还是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活化石”。

潜入渔鼓深韵,承继文化悠远血脉

从李蔚琛、彭承红两位老师口中,同学们得知她们经常应邀为群众演唱桂林渔鼓,也常常深入大中小学宣传桂林渔鼓的知识,为传承和弘扬桂林渔鼓文化做了不少的努力。但两位老人也坦言,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桂林渔鼓面临着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困境。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蔚琛介绍桂林渔鼓。黄晓梅  摄

对此,桂林渔鼓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桂林渔鼓传承保护主要受到技艺传承断层、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也认为桂林渔鼓仍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为此,近年来桂林市群众艺术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努力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中夯实传承弘扬的根基。

实际上,桂林渔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老艺人通过把桂林渔鼓的曲艺形式与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创作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曲目,使桂林渔鼓名动四方。因此,同学们认为,只要把旧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时代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相结合,桂林渔鼓必然能够以更加鲜活、贴近生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焕发新生。

“天天唱”桂林渔鼓艺术团表演(右二为彭承红)。黄晓梅  摄

短短三天的实践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立志要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中挺膺担当,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弘扬的时代责任,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镌刻下新时代青年的坚实脚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