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田东8月8日讯(记者 樊成甫 实习生 封晴 通讯员 卢子铭 李开欢 邓舒忆)为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擦亮基层治理的“红色名片”,近日,广西民族大学组织“百县千村”大走访调研团到百色市田东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先后前往田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盛林社区、福林社区、龙安社区以及经正书院、百谷红军村等地进行调研,以躬身实践挖掘社区基层治理的亮点和难点,在志愿服务中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服务人民中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为探索红色治理新路径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成员在安置社区进行走访。通讯员 陆晶晶 邓舒忆 摄
搬迁居民在社区“帮扶车间”工作。通讯员 陆晶晶 邓舒忆 摄
学习党史,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经正书院是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7月30日,调研团前往田东县平马镇南华街的经正书院,聆听讲解员讲述百色起义中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参观邓小平同志在起义中使用过的枪支弹药以及右江苏维埃政府当时颁发且留存至今的唯一一张结婚证书等革命文物。调研团沉浸式感受革命先烈在艰苦环境下所坚持的革命乐观心态与大无畏精神。
问需基层,聚焦治理新动向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所在,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7月30日至8月1日,在田东县的盛林社区、福林社区及龙安社区等易地扶贫安置点,聚焦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主题,围绕党建引领、服务体系建设、就业帮扶等情况展开实地调研。走访过程中,调研团对搬迁群众和社区工作人员展开访谈与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60份。
红色是田东县的底色,红色基因已经融入到田东人民的精神血脉,厚植于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调研团发现,田东县依托红色文化底蕴和基层党建优势,采用“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模式,实行党建引领“网格化”联系服务制度,真正做到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在福林社区,调研团了解到驻社区第一书记甘忠部曾入伍二十余年,退伍后仍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到基层治理中。在龙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调研团与社区党支部书记面对面深入交流,得知社区为群众共设立了“九个中心”,“两委”班子成员按规定交叉任职,整体实行网格化管理,极大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效率。
此外,调研团还获悉,田东县高度重视居民就业问题,通过在社区内增设帮扶车间、开展服务实体经济用工招聘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兜底社区居民基本收入,实现“变安置为安居、变客人为主人、变温饱为小康”与“三个转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聆听事迹,英雄情怀励前行
田东县平马镇的百谷红军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右江河畔,是一个壮族群众聚居村落。抗战时期,百谷村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投身革命,86户家庭中就有85户、131人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共有16位英烈牺牲。
在百谷红军村,调研团有幸采访到“红军后人”谈阿姨,其丈夫的爷爷曾是赤卫队的一员,谈阿姨向调研团讲述先辈的革命事迹。同样身为百谷红军村合唱团成员的谈阿姨深情地为大家演唱红歌《谁是革命的主力军》,歌声激昂有力、回荡在整个书屋。“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作为红军后人,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这种红色精神”,谈阿姨勉励调研团道。
据了解,广西民族大学“百县千村”大走访活动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活动主要通过资助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走访基层校友、少数民族村落、企业、学校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回馈社会。此次调研团的田东之行,是一次富有实际意义的社会实践和学术探索,引发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广大学子扎根基层追寻红色印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投身基层治理的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