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强化老年医学教育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老有所养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把握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医学教育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与把握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

当前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社会,且老龄化进程还将继续。在此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呈现出新趋势。

养老服务模式已由兜底保障向全民共享的普惠型转变,呈现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颁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地方层面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普惠化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养老相关政策已由过去保障重点人群、兜底基本生活向保障全体老年人、保障基本服务转变,实现由侧重某方面制度建设向系统性普惠型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供给转变。

养老服务内容已由单一养老向“医康养护”的融合转变,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2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有近10年时间面临各种健康挑战。随着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养老服务已从过去保障老年人吃饱穿暖“两不愁”,转变到注重养老服务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养老与医疗、康复、护理的有效衔接。

养老服务形式已由传统人工向科技赋能的智慧化转变,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依靠资本、资源投入的传统粗放型养老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近年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印发,部署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深度融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必将是养老服务新形态。

发挥医学教育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

医学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两大重任,与养老服务息息相关,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以我国4000万失能老人为基数测算,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但目前各类护理人员不足100万人,具有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则更匮乏。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医学教育的首要职能为培养人才,应聚焦普惠化养老服务发展对大量专业人才需求迫切的现实问题,大力培养精神卫生、医疗护理、医疗保险及老年医学、老年康复、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人才,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促进医养结合新业态发展。如今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催生了医养结合、“医养康护”融合的新业态。医学教育应敏锐发现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加强对老年康复、大健康产业、医疗护理、医疗卫生制度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更好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推动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未来的养老服务必然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医学教育是产学研高度统一的应用性教育形态。医学院校可与政府、信息技术、养老等机构构建智慧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医学教育的实践性。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技术设备,提升养老服务科技含量。研究开发新型服务产品,积极构建“互联网+大数据+医养”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加快医学教育改革,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教育应主动适应养老服务新趋势带来的新变化,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强化适应养老服务需求的人才培养,积极应对“人才荒”问题。提高养老服务水平,首要解决的是由谁来为老人提供服务的问题。医学院校应深化学科改革,加快设置老年医学、养老健康服务等养老服务急需的相关专业,调整完善课程设置。以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适应老年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需要的专业人才。提升专业人才的实践性,鼓励与养老相关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和“理论+实习”教学形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实操水平。

推进契合养老服务实际的科技创新,加快提升智慧化水平。医学院校应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导向,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为养老服务提供科技支撑。聚焦老年生理、心理及疾病等方面研究,探索老年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加强对衰老及重大慢性病的研究,大力发展长寿科技,为延缓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先进技术引入养老服务中,尤其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创新性、实用性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

拓展解决养老服务困境的社会功能,不断满足多元融合需求。应鼓励医学院校参与党委、政府养老服务政策制定,共同建立养老服务和行业标准。与养老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加强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畅通医学院校、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的协作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医、康、护、养有机融合。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义诊等服务。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