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兴安7月12日讯(通讯员 付秋红 蒋萍)七月盛夏,骄阳似火,然而地处兴安县兴安镇三桂村委的山脚村,灵渠水穿村而过,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河畔细数家常,形成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
这是兴安县以实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为支撑,将水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擦亮灵渠沿岸水文化,做活兴安水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兴安县兴安镇三桂村委山脚村村民坐在河畔旁聊天。通讯员 张勇 摄
以水为纽带 打造“家门处处是风景”
“环境变好了,住在旁边感觉很舒服。”7月11日午后,山脚村村民小胡高兴地告诉笔者,自河道治理以来,这里的河床变宽了,水质也变得更加清亮了,村里人都喜欢闲时来岸边纳凉聊天。
“山脚村的村容村貌变化得益于该县近年来开展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项目建设,彻底消除水环境‘脏乱差’现象,擦亮了山脚村的美丽底色。”兴安县兴安镇三桂村党委季书记告诉笔者,山脚村成为周边居民消暑、游客游玩打卡的好去处,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兴安县兴安镇三桂村委山脚村鸟瞰图。通讯员 张勇 摄
据了解,山脚村以“水美乡村”为载体,将河湖池塘建设与乡村文化、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以水为纽带,通过水系连通、堤岸加固、沿河绿化、增加滨水绿道等便民设施,实现“家门处处是风景”。同时,依托河田等自然资源,春天打造连片的油菜花,夏天打造连片的水稻美丽田园风光。
以古运河文化为引领 打造水美乡村新格局
去年以年,兴安县先后在2023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运河古镇创新发展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分享灵渠生态保护与治理经验,灵渠成为广西唯一上榜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千年古运河灵渠在兴安县焕发出新生机、新魅力。
这得益于兴安县以古运河文化为引领,以灵渠水系综合治理为重点,聚焦水利与旅游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灵渠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全力打造水美乡村新格局。
灵渠沿岸风景。通讯员 张勇 摄
据兴安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兴安县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依托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以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激活乡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水美乡村建设项目。
目前,兴安县已完成灵渠及支流河道综合治理40余公里,新建护岸60余公里,全面打通灵渠支流“毛细血管”,灵渠灌溉区有效面积拓展到6.5万亩,灌区覆盖兴安县的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59000多人,有效促进葡萄、水稻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灵渠旅游+ 实现生态、社会效益双赢
2023年,灵渠研究会及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站在兴安县成立。这为深入开展灵渠沿线考古调查研究,挖掘千年古运河核心文化,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直以来,兴安县高度重视灵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始终坚持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并重的新理念,精细修缮了大小天平、铧嘴、秦堤等遗址遗迹,全力保护灵渠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推动《满江红·灵渠》《走进灵渠》等阅读课本进校园,升格组建灵渠博物院,改造提升灵渠周边古遗址展陈,并将讲古堂、四贤祠、临源阁打造成灵渠文化阐释体系的三大极核,进一步丰富灵渠文化内涵,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灵渠文化魅力。
灵渠水系综合治理成效。通讯员 张勇 摄
兴安县还充分利用2023年世界运河大会研讨会暨灵渠论坛,加强与国内外运河城市合作交流,进一步弘扬古运河文化,让灵渠文化走向世界。桂林市和灵渠博物院成功获得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灵渠》宣传片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纪录片片单,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并作为自治区排名第一推荐至国家文物局。
不仅如此,兴安县还充分利用灵渠水利技术及秦汉文化等元素,创新推动灵渠景区“旅游+水利”“旅游+农业”等模式发展。依托灵渠精妙水工技术和灵渠博物院完备的展示功能,与国内相关院校共建共享教育基地,开发水利工程科普游等研学产品,创新打造“旅游+水利”新兴业态,灵渠入选2023年度广西首批研学旅行精品路线名单,灵渠博物院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及广西十佳县级博物馆。聚焦“秦渠”“秦关”“秦粉”等秦风古韵元素以及“灵渠文化”“陡军文化”“渔耕文化”等文化元素,通过灵渠北渠、南渠两岸村屯风貌改造及田园文旅综合建设,打造灵渠秦风田园综合体和陡江古韵田园综合体,有效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据统计,2024年1月至5月,灵渠景区接待游客约16.67万人次,旅游消费约194.16万元。
下一步,兴安县将继续突出特色亮点,以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为支撑,将水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深入挖掘灵渠沿岸水文化,做活灵渠水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名城”,不断开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