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西”世珍宝·博物志 > 最新动态 > 正文

探索广西文化符号“密码”,看八桂交融之美!|“西”世珍宝·博物志⑭

2024年06月30日 22:31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苏文清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个国家可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有共同生活的基础,并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符号。在八桂大地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亮眼吸睛,由之衍生而来的文化符号多元繁盛,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果文物里也藏着文化符号,你会提炼出怎样的意涵?

《“西”世珍宝·博物志》第14期,广西云-广西日报邀你一起追寻千百年来的文化渊源,穿透文物的表面,扫描历史的纵深,一同求索提升广西各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路径,追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和思想源泉。


你理解的广西文化符号是什么?

桂林山水、北海银滩

还是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

亦或是刘三姐、三月三……

广西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从美景、美食到特产、人文

都有着别样的精彩

这些独特的文化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专属的符号


文物

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外在的形态、肌理、样式

往往能解答“我们来自哪里”的问题

其包含的精神、意蕴、内涵

所构成的文化符号象征

更能给予“我们去往何处”的指引

明艳的赭红色颜料泼洒于

崇左市宁明县海拔345米的悬崖峭壁之上

“左江花山岩画”1900个栩栩如生的

人物、动物、器物画像一一显现

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是壮族先民骆越人

从战国到秦汉绘就的史诗

有历史考究佐证

左江花山岩画上的铜鼓纹饰特征

在云南楚雄、晋宁也有“同款”

文化类型和艺术形式方面

“华南F3”(广西、广东、海南)

的岩画处在同一个“朋友圈”

花山岩画“蛙图腾”代表的生殖崇拜

与仰韶文化“蛙图腾”象征的母神信仰

也有着紧密联系……

南来北往、心手相连

这联动,绝非一句“好巧”可以解释!

这些巧妙的“梦幻联动”

是今人寻根问祖的文化遵循

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符号

巨幅花山岩画所呈现的文化映像

诉说着我们“五千年前是一家”的衷肠

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广西宝藏——蛇蛙纹铜尊

1978年时它才出土7个春秋

就有了“国家编制”

1979年起便开始在北京亮相

“青铜”出身的它如何逆袭成“王者”?

它披青铜色外衣

通高、口径、腹径均不超20厘米

远看像一只大手便能握住的普通器物

但其肩、腹部各饰四组

以云雷纹为地的蛇、蛙纹

明眼人一看便觉不凡

每组的双蛇一蛙以浮雕形式呈现

蛇头高昂,蛙体悬贴于器身

立体感凸显无疑

蛇蛙纹铜尊出土于广西恭城

在东周时期属楚国疆域

因而形制和纹饰同时糅合了

岭南文化和楚文化

表现出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是百越文化青铜器的经典之作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的风雨桥上

有这样一块特别的石刻

三条鱼相依相偎,共用一首

仿佛是在激流中携手共进的兄弟

共同面对着生活的风雨

“三鱼共首”的图像最早出现于东汉

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它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

对和谐、团结和繁荣的追求

龙胜风雨桥上的“三鱼共首”石刻

镌刻于清光绪年间

见证着聚居在龙脊十三寨地区

壮、瑶、汉等兄弟民族相濡以沫

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

龙胜各族自治县七十周年县庆主题歌曲

《三鱼共首一条心》中唱

“三鱼共首一条心

齐聚首,情意深

民族和谐一家亲”

说的就是这个“三鱼共首”石刻

它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乃至桂林市

民族团结的一个标志性图案

作为汉王朝沿海开放前沿的广西

中外文明在此碰撞与交融

历史长河激荡出无数水花

或许其中一滴就凝结成了眼前这件

淡青色弦纹玻璃杯

它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这件玻璃杯精心烧制而成

杯口微微收敛,弧腹优雅

自腰部以下内收

展现出独特的造型美感

经过精细地抛光处理

腹部巧妙点缀上三道弦纹

增添了一抹古朴而典雅的气息

它既承载着本土文化的基因

也烙上了异域文明的印记

在广西合浦的汉墓中

有超过80座发现了玻璃制品

这些玻璃制品既有来自海外的钠钙玻璃

也有国产的铅钡玻璃

这些玻璃制品印证了历史

还原了汉代合浦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汉朝对外贸易繁荣兴盛的局面


穿越千年,曾经的古港虽已湮没

但弦纹玻璃杯将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的丝路精神传承了下来

古丝绸之路为各民族的

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历史舞台

多元文化沿着历史脉络延续至今

继续交相辉映、共放光彩


山地里的稻田青了又黄

稻田里的蛙鸣一片一片

岩石上的壁画依旧鲜艳

新的丝绸之路正在展开

历史在文物上停留

非遗在文化中绵延

不同的语言与民族在广西不断交融

广西特色文化近年来

更是不断锐意进取

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品文化符号

迸发出更强劲的创新力

吸引力和影响力!

今年5月25日,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广西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南宁发布了《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2023)报告》,揭示了广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广泛影响力。

报告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是桂林山水、壮族、柳州螺蛳粉、刘三姐、桂林米粉、漓江、山歌、黄文秀、柳宗元和三月三。这些符号不仅代表了广西的自然风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更成为了广西对外展示的重要名片。

桂林市象山景区。通讯员 唐艳兰 摄

柳州螺蛳粉小镇内的巨型螺蛳粉模型。记者 邹财麟 摄

2024年4月11日,在南宁青秀山“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现场,各族群众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和谐。记者 周军 摄

时至今日

文化符号

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和信息载体

在个体与中华民族之间

架设连接的桥梁

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最终实现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

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

强大精神纽带!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查看


总策划:文彩云

监制:王 冲 蒋晓伶

统筹:陈丽婕 梁笑天 李冬艳

文案:苏文清 覃 清

美编:张 玥 左松霭

视频:左松霭

广西云青芒工作室出品


特别鸣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