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 > 特别报道 > 正文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⑤丨唤醒密林的“猿住民”

2024年06月07日 20:46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关海芳 何兴强 编辑:经荔云 苏文清


绿色映底蕴,山海见初心。广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生态质量、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等均居全国前列。随着环境改善、保护力度加大,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变多了,种群数量也增加了。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八桂大地上这些珍稀的精灵,感受万物蓬勃生长,念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山海经”。

记者 关海芳 何兴强 通讯员 韦绍干 林勇坚 摄/制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关海芳

连绵的山脉,遮天蔽日的密林,中国777号界碑旁,一条小河蜿蜒流淌。

一大早,25岁的科研监测队队长覃绍英仰起头,静候第一声猿鸣。“呜——呜——”只有听到熟悉的呼唤,新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保护区里的东黑冠长臂猿。林勇坚 摄

这片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是东黑冠长臂猿在地球上最后的栖息地。

河道一边,是位于靖西市的中国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一边,是越南重庆县长臂猿保护区。截至今年4月,中越联合发布数据显示,全球仅有11群74只东黑冠长臂猿,其中,中国境内有5群36只。

“每个月至少巡护10天,看到有采伐、放牧等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事,都要管。”走进中方保护区,巡护员蒙克力指着丛林深处对记者说,“这还不算累,到营地做监测,那才叫艰苦咧。”

他口中的营地,是指沿崎岖山路徒步两个多小时,翻越多处陡崖峭壁,才能到达的临时住所——两间搭建在半山腰的铁皮房。

5月28日,记者见到了每月开展一次野外监测的覃绍英。他告诉记者:“长臂猿生活在高大的乔木上,一生几乎不下地,而且容易受惊,人类难以靠近,不适合人工繁育。为了观察、记录它们的作息行踪,我们在营地一住就是半个月。”

保护区内不通车、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网络,营地物资运输全靠手提肩扛。吃的,仅头一天有鲜肉,之后便只有火腿肠、土豆、黄瓜等常温存放食材。喝的,主要靠储存的雨水。热了,只能扇扇子。脏了,没法洗澡、洗衣服,潮湿的被子总也晾不干……

进山,恍若进入“原始生活”;出山,方可重新接通人类文明的信号。“一拨拨监测人员,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覃绍英渐渐习以为常。

寂静的夜,唯有虫鸣相伴。长臂猿最早一次鸣叫在清晨六七点钟,监测人员需早早起床,提前赶到高高的观测点,“去晚了,这一天就白费了”。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进行野外监测。林勇坚 摄

声如口哨般清亮,颤音长短不一,穿透力十足。“最初是雄猿鸣叫,然后加入雌猿‘合唱’。”覃绍英告诉记者,每轮鸣叫短则约5分钟、长则30多分钟,在偌大的雨林里,这几乎是定位长臂猿踪迹的唯一好机会。由于草木丛生、道路湿滑,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追寻,才能到达其活动地段。

一次次,他与队友迈着敏捷的步伐,钻进山林,循声而去。“有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猿——‘监测猿’。”

关于猿的记载,中国自商周就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据专家考证,李白诗中所写正是长臂猿。千年前,仍活跃着大量长臂猿,分布范围北至长江三峡沿线及武夷山一带。到了清朝,人口大规模增长,森林遭到过度开垦,长臂猿分布区急剧退缩。

作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曾公认灭绝近半个世纪,直至2006年,才在中越边境被重新发现。

“这些年,我们与越方开展紧密合作,并根据野外长期监测数据,扩大对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杨江介绍,东黑冠长臂猿繁殖间隔时间长,平均三年才生一胎,一胎只生一只,所以每增长一只都很珍贵。

每天,“监测猿”们早出晚归。上个月,他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两只小长臂猿诞生了,据推测生于1月。森林家园又多了新的“原住民”!

“看着这些生灵在无人打扰的秘境逍遥自在、世代繁衍,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心灵的滋养。”杨江说。

报纸版面截图。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①丨守望家园共“白头”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②丨这片海,总有“鲸喜”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③丨崖谷上的“花痴”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④丨万物长生“第一山”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