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滚动条 > 正文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①丨守望家园共“白头”

2024年05月31日 07:52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袁琳 张雷 编辑:刘晓彤

绿色映底蕴,山海见初心。广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生态质量、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等均居全国前列。随着环境改善、保护力度加大,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变多了,种群数量也增加了。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八桂大地上这些珍稀的精灵,感受万物蓬勃生长,念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山海经”。

记者 袁琳 阮钰臻 摄/制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袁琳 通讯员 张雷

从青年小伙到华发初生,蒙育宁与岜盆的石山精灵们朝夕相处了20年。

一张合影里,一只通体金黄的未成年小白头叶猴,依恋地趴在蒙育宁的肩上,头抵着他的脸。

这是一只失势的公猴托孤给人类的幼崽。公猴将奄奄一息的小猴放在西瓜地劳作的农民旁边,并一直跟随,直到小猴被安置妥当,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小猴一度由蒙育宁临时照顾。他唤它为茗茗,像养育自家孩子一样,给它喂奶、拥它入睡。茗茗离开后,每当他翻出合影,总会一脸宠溺地向人述说,任谁都很难不被打动。

作为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岜盆管理站站长,蒙育宁属相是猴,做的事也是护猴,被同事戏称为“猴王”。

如今,白头叶猴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左江和明江之间,这一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的狭小三角形地带。

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母子在采食花蜜。吴兆荣 摄

“凤凰山势入龙州,屈曲明江绕郡流。莫听啼猿惊绝域,伏波铜柱壮千秋。”明代诗作对此早有记载。白头叶猴成年后,像大熊猫一样,有着同款黑白配色,这些石山精灵与人类相守,共享美好家园。

“白头叶猴与别的猴不同。”蒙育宁说,网上常看到猴子抢夺游客物品的视频,但白头叶猴性格相对温顺,一般不恶意攻击人类,也不破坏农田庄稼。

5月22日,在崇左市江州区板利乡,记者看到温馨一幕:一群公猴跳入板利管理站园内嬉戏,面对游客的手机镜头,这些精灵仪态万方,还主动凑到镜头前“摆造型”。

村在山前、猴在山后,板利乡那弄下屯村村民与数群白头叶猴家族依着同一座山栖居。稳重而亲人的白头叶猴,爱到村口嬉戏。有时,蔗农在地里挥刀砍蔗,成年白头叶猴就蹲在身旁淡定观看,人们打趣说:“这些猴是监工吧!”

人与猴的相处之所以如此自然放松,既有猴的乖巧懂事,更有人的珍爱。

喀斯特石山不宜蓄水,遇上干旱时节,饮水成为白头叶猴生存的难题。2009年夏至2010年春,广西遭遇8个多月的夏秋冬春连旱,保护区创新性地在猴子活动区域的半山上,修建人工饮水池,员工常常肩挑手扛进山补水。

如今,白头叶猴分布最多的板利和岜盆片区,分布着10多个这样的饮水池,有的还接通了自来水管补水。

记者通过监测视频看到,饮水池不只为白头叶猴所有,已然成为保护区里所有动物的乐池。为方便小鸟饮水,护林员将一截断枝斜插入池中,各种珍贵鸟类驻足畅饮鸣啼,和谐而美好。

穿行于保护区,茂密的亚热带次生林环绕座座石山。林中都是白头叶猴喜爱的树种,木棉、苹婆、小叶榕、番桃树、山柑藤……十多种食源植物层叠交错。

“近年来,我们依托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山水工程项目和‘捐种一棵树,幸福一群猴’活动,恢复白头叶猴栖息地700多亩。”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农登攀手持柴刀,边修整树木边说。

向远处望去,郁郁葱葱的林子,不仅为白头叶猴提供充足的食源,还为它们架起了四通八达的“绿色公路”。

岜盆片区的一条“绿色公路”,曾因农业生产开发被铲除,导致附近猴群无法正常跨越田地前往水源地。蒙育宁发现后,马上跟项目开发负责人协商,移来食源树,将廊道恢复。

“种树当天,猴子们在大中午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爬上崖壁,跟着车辆行进路线一路攀跃,直到完成种植才纷纷散去。”蒙育宁说,“他们是向我们表达感谢呢。”

这是猴与人的惺惺相惜,我信你,你护我,共“白头”。

在这里,石山精灵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0多只,增至如今1400多只,逐渐走出濒危困境。

在这里,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以白头叶猴为主题的生态经济方兴未艾,辐射教育业、旅游业、林草业。

报纸版面截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