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市青秀区:移风易俗惠民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连日来,记者受邀走访南宁市青秀区多个村屯,在文艺队员的歌声中、在村头巷尾的笑谈里,在村规民约的字里行间、在“积分超市”的明细账上,捕捉文明乡风的时代气息,见证青秀区以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成果。

一首歌 唱响文明新风

“冬去山川齐秀丽,春来桃李共芬芳……万事如意贺新年,哥妹齐拜年呀……”4月1日上午,青秀区伶俐镇伶俐村通水坡的空地上,“采茶文艺队”队长甘桂华正在与队员一起练唱《新年歌》。

“这首《新年歌》、这支文艺队,为我们村的移风易俗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伶俐村党支部书记潘金宁告诉记者,多年以来,当地一直流传着以聚餐为主的“开年”习俗,“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增进了感情,但这些年日子越过越好,‘吃喝’的需求已经‘排不上号’。”潘金宁说,村两委因势利导,引导各屯以文艺表演、拔河比赛、游园活动等文体活动替代聚餐,有效减少浪费、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我们以‘采茶戏’为基础,自编自导自演了很多作品,内容有赞美劳动人民的、歌颂英雄人物的、倡导文明乡风的,每次表演都深受大家欢迎。”甘桂华说。

伶俐镇伶俐村采茶文艺队正在排练。记者 孟振兴 摄

刘圩镇槐里村的变化,与伶俐村可谓“异曲同工”。“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场广场舞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跳两场。”槐里村状元鼓文艺队负责人张均娟热情地向记者展示该村文艺队员一起排练、演出的照片和视频,“唱歌跳舞既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又能化解邻里之间的小矛盾、不愉快,比单纯的调解、说理有效果。”记者了解到,槐里村还组建了自己的篮球队,在近年来的“村BA”赛事中表现不俗。“我们发现,参加文体活动的年轻人对村里的事务更加关心,这说明移风易俗对年青一代影响也很大,接下来村里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槐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光安说。

一本账 管好红白喜事

在南阳镇施厚村,村党支部书记黄英勇向记者展示了该村的《送葬会簿》,簿册里记录了该村各家各户“话事人”的联系方式和分组情况。某户人家有人去世,即按照簿册记录轮流安排各组成员为逝者送行,既解决了丧事主家的燃眉之急,又从源头上防止了相互攀比。“前些人有位村民在春节前夕去世,如果没有这本‘白事账’,想要在节日期间找人帮忙料理丧事就很为难了。”黄英勇说,近年来该村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细化了相关规则,酒席1天完结、帛金一般不超过10元,进一步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白事账”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地移风易俗从“约定俗成”走向制度化的进程。南阳镇二田村将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一约四会”制度、纳入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制试点,引导村民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该村榃黎坡党员孙品高带头移风易俗,在操办子女婚事期间减少彩礼和酒席桌数,“彩礼要得多、婚礼花得多,到头来都是增加小家庭的负担,不如把钱攒下来发展生产。”孙品高的做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在榃黎坡“积分超市”的明细账上获得“加20分”的鼓励。

一座亭 聊出和谐发展

“龙头企业入驻的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的确,我家土地加务工,收入比自己种地高不少。”“前段时间稻作文化园来了好多游客,我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了。”……长塘镇天堂村三桥坡的长亭里,村干部正在与大家一起讨论土地流转的下一步规划。“现在我们村主要产业有优质稻、澳洲坚果和金花茶,全村每个人都能从这些产业中受益。”村民韦振生说,这座凉亭已经成为大家的“议事亭”,大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小到家长里短都可以敞开了聊、面对面聊,避免背后“嚼舌根”、暗地搞“小动作”,邻里关系自然更加和谐,发展产业也就更有底气。

长塘镇天堂村村干部与村民在长亭内议事。记者 孟振兴 摄

现在,“议事亭”等因地制宜的村民自治形式,已经在青秀区广大村屯蔚然成风。刘圩镇辖区14个村在各级党组织的指导下,通过村民大会等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并严格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将集体经济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升基础设施、扶危济困和鼓励人才求学等途径;不少村屯还自发组织团队参加“村BA”、乡村文艺汇演等,不断提升文体活动水平;长塘镇天堂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南阳镇施厚村等4个村获评“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