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点外卖,到社区的长者食堂吃一顿;参加“夕阳红”旅行团,和老年人一起奔向远方……近段时间,年轻人“反向消费”正在兴起,被调侃为“蹭老式消费”。2024年自治区两会召开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建议,可以借此引导年轻人更多地投身养老行业,帮助老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行业发展。
“蹭老式”消费兴起,年轻人:真香
近日,记者连续走访了南宁多家长者食堂。1月19日中午,在位于民乐路的长者食堂,刚到饭点,食堂里就挤满了食客,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有行色匆匆的年轻人。食堂工作人员介绍,工作日的饭点是最热闹的,不但有老年人来就餐,还有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来吃饭。遇上老年人不懂手机支付,排在后面的年轻人经常会帮忙。
有年轻市民分享了自己的买菜经验:跟在老人家身后买菜,就能买到“平靓正”的菜,“少走了50年弯路”。除了“蹭”饭,“报老年团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也成了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有网友说:他们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孙一样宠,太快乐了!
南宁望州南路一社区的长者食堂里,有不少年轻人用餐(资料图)。记者 尹世斌 摄
回归理性,拉近两代人心灵距离
年轻人为什么开始“蹭老”了?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委员表示,“蹭老式消费”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代表年轻人开始反思以往追求体验、追求潮流的消费理念,逐渐回归理性消费。
姚华认为,年轻人的消费更加理性,对相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蹭老式消费”也使得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了更多的交流,有助于弥合两代人的消费差异和代沟,增进双方的了解。
“老年人和年轻人在长者食堂里相遇,年轻人能直观地感受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理解老年人适应现代化社会时面临的困难,也能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南宁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卫绪华委员也认为,在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这也是拉近两代人心灵距离的一种有益探索。
针对年轻人涌入老年人主场的现象,99后自治区人大代表,来自上思县的小学教师李叶双建议,在“蹭老式消费”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不要干扰或误导他们的消费决策。此外,要积极倡导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促进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
两代人互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据了解,长者食堂最初是只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人就餐有补助,但随着这项服务不断发展,食堂面向社会开放。长者食堂的品质、价格等,也为其赢得了一大群年轻顾客。卫绪华介绍,年轻人的加入,扩大了长者食堂的消费群体,也让长者食堂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社会相关福利政策能惠及老年人,是否也能够在满足成本要求的前提下,照顾到年轻人的需求?
老人在年轻教员的指导下学习钢琴(资料图)。记者 尹世斌 摄
姚华建议,在不断完善老年人群体普惠性项目建设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适当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关注年轻人的这部分需求,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才能使这个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年轻人涌入老年人消费市场,也有人不禁发问,年轻人可以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呢?北流市第九中学副校长张梅代表建议,现在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怎么照顾好腿脚不便甚至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也是需要社会关注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年轻人也可以把握机遇,作为参与者或是培训人员,投身照护行业,不仅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也将使“银发经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