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锰基新能源材料基地,超纯不锈钢、特种陶瓷、光伏压延玻璃等填补广西空白。
当前,广西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苗更茁壮”,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蓬勃兴起,充分展现广西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劲。
繁忙的广西新福兴硅科技产业园光伏玻璃自动化生产线。李君光 摄
关键词1 科技创新
2023年,借助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科研团队的力量以及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广西三环企业集团在特种陶瓷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提升,产品从简单的入门级反应烧结产品(应用于陶瓷行业和锂电领域),拓宽到无压烧结产品(光伏、半导体领域),并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流程,引进高精密机械设备,在高温真空环境下制出了碳化硅异形梁、舟托、舟盒,助力光伏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广西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坚持走‘高、精、专’发展路线,在特种陶瓷微纳纤维Sic领域深耕,争取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生物陶瓷纳米材料目前已经进入大健康领域,争取在今年形成新的规模产业,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诚代表说。
驰骋新赛道,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转变成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关键词2 研发投入
2023年,受国际政治局势和经济大环境影响,电池行业需求萎缩,电解二氧化锰全球市场萎缩了大约四分之一。在行业发展的困难时期,汇元锰业公司从创新中寻找突破口,全年研发投入5400余万元,同比增长42%。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艺升级、设备改造及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能力。”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奇志代表表示,一方面,要突破产业链技术痛点,通过磨矿工艺、优化用矿、除钾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突破三元锂锰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壁垒,补足国内锰系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短板;另一方面,要推动高纯高性能电解二氧化锰新产品研发,巩固和扩大公司在全国乃至全球电解二氧化锰行业的龙头地位和领先优势,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进步。
在北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制造流程,一粒粒不起眼的石英砂变为一片片光伏玻璃……借助优越的资源优势,一张千亿元绿色光伏产业集群发展蓝图正在北部湾畔勾画成形。
关键词3 支柱产业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我区将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
“随着南玻、信义、新福兴、德金、东方希望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先后建成,以及福莱特、亿钧耀能等项目签约落地,北海光伏玻璃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新三样”成为当前发展热点的情况下,北海发展光伏材料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科技界政协委员武林雨表示。
他提出,要做大做强北海光伏玻璃产业,一方面要拓展海运,尽快发挥北海铁山港东岸码头的作用,降低物流成本,借助港口交通的优势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引进组件生产企业,延长产业链,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壮大建强产业树。
他建议,自治区针对光伏玻璃产业项目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降低工业用电单价成本,加速打造中国西南最大的绿色玻璃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