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近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行20人,到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二三四”工作法谱写“青春四部曲”,推动各项实践任务落地见效,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东门镇高质量发展凝聚青年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一次宣讲,“声”入民心

以“家常话”解读大道理,用“身边事”传递正能量。宣讲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鼓励村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找思路、找启迪、找答案,坚持悟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团结奋斗开创岜楼村发展新局面。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们还精心准备了党的二十大主题信封和特制信笺,现场的党员村民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红色书信,记下对未来自身发展的期许,激励自己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建设上主动担当作为。

村民们听完宣讲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

二轮走访,洞察民情

活动中,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系空间信息融创团队负责人黄汉山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到东门镇岜楼村,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开展了两轮走访调研,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规划进行了详细讲解,为村民解惑,填补了村委及村民关于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等相关知识的空白。

实践团成员不顾酷暑炎热,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与群众聊天交流,向群众发放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村庄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民族特色等情况,全覆盖走访了村民236户725人,完成问卷196份,通过调查,充分了解了岜楼村村庄的现状、优势以及村民的发展意愿,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近3万字、相关图纸和地形图,为岜楼村未来的村庄规划提供地形和现状分析、发展策略、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的需求等依据,为岜楼村村民及村干了解和参与村庄规划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东门镇未来编制岜楼村村庄规划指明方向。

在第一轮的走访过程中,实践团重点关注了和收集了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青少年名单,联合共青团扶绥县委员会开展第二轮入户,对掌握的178个重点青少年逐一上门宣传防溺水、防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等知识,进一步警醒未成年人远离危险、爱护生命。

三件实事,化解民忧

此次下乡,实践团分三个助民小组开展“为民办实事”行动,每个小组分别为村民做一件实事、好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第一组走进村里空巢老人家中,送上米、油等生活用品,帮助老人干农活,陪伴老人聊天,用青春爱心守护乡村“夕阳红”。第二组来到东门镇易地搬迁安置点,积极开展标点、读数、计算等工作,配合广西正大永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专业团队对建筑质量较差的房屋屋顶进行补漏,共补漏15处,让安置点群众们住得安心、生活舒心。第三组国土空间规划与测量专业同学带领岜楼村孩子们来到户外开设“绘画梦想”课堂,带领孩子们学习了乡村振兴优秀人物事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家乡近年来的改变、畅想了未来乡村的模样,与孩子们手把手绘制的一幅幅乡村规划图,一粒粒建设家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个提升,服务民生

此次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让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收获满满,“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乡情民意,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为群众服务。通过实践,我更清楚自己所学专业价值所在,更加深刻了解三下乡的真正意义,明白了身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为毕业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丘悦如是说。

自然资源工程系主任王根伟介绍说,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四个提升:一是帮助实践团成员们打开了思路,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促进青年学生发挥专业所长,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三是通过活动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了产教融合成效;四是联合共青团扶绥县委员会及东门镇政府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强化了青年学子扎根祖国南疆、服务百姓民生的奉献情怀。(贺鹏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