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重点发挥北部湾经济区龙头作用,带动全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北部湾经济区自设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区域性发展快、活力强、成长性好的重要增长极。但同时也还存在总体实力不强、产业处于中低端水平、创新能力偏低、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开放水平不高等问题,离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新驱动建设向海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要求“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要践行向海发展要求,坚持创新驱动,重点做好“新、优、壮、先、转”五篇文章。

“新”就是推动向海科技创新。实施北部湾创新行动,重点聚焦海洋资源、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领域,建设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级实验室为核心的向海科技创新舰队,培养8大骨干领军企业为支撑的创新市场主体,探索设立一个研究院、两个基金、三张创新清单组成的推动创新机制。“优”就是做优做强临港产业,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锻长板与补短板并举,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石化产业绿色化、钢铁产业高端化、铝和铜产业精深化、粮油及食品加工产业生态化,建设一批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十四五”末形成两万亿产业集群规模。“壮”就是壮大向海新兴产业。开展向海产业倍增行动,围绕生物技术、海洋装备、绿色环保、海洋金融等产业,培育向海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北部湾海上风电近海示范项目、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做大海上风电产业。“先”就是抢先布局未来产业。聚焦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争取先发优势。“转”就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政策,建设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建设零碳园区试点。改革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整合园区资源,加强政策协同,推动园区发展实现新突破。

打造畅通高效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港口是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要对标对表“四个一流”要求,打造畅通高效的国际枢纽海港和现代国际门户港。

加快提升码头、航道设施能力及智能化水平,建设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30万吨大型散货码头和深水航道、江海联运码头等一批港航基础设施,加快一体化港口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智慧绿色港口。织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加密近洋航线,加快发展东盟航线,实现覆盖东盟主要港口,发展非洲、南美航线,拓展北美、欧洲、中东、印巴等远洋航线。加快建设平陆运河,打通江海联运通道。加大港口提效降费优服力度,深入实施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对标提升工程,实施北部湾“阳光口岸”工程,推动进出口单证合规、边界合规的时间和成本达到国内一流港口水平。全面规范收费行为,打造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探索建设北部湾航运交易所。

高质量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北部湾经济区应发挥“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优势,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

用好RCEP经贸新规则,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强化与东盟国家资源和产业优势互补,构建北部湾制造—东盟组装出口产业链和国际原材料、初加工—经济区精深加工产业链。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加快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以及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泰(崇左)产业园等平台,推动与新加坡等更多东盟国家共建新的合作园区平台,形成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

主动对接、联动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跨区域梯度产业链,积极承接电子信息、轻工家电、装备制造、海洋产业、高端家具、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转移,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到经济区延伸产业链,形成大湾区、长三角研发—北部湾制造的梯度产业体系。推进共建经济园区、出口加工基地,发展“飞地经济”。联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以股份、航线、通关等合作为切入点推进北部湾港和洋浦港一体化发展。

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强化南宁核心带动作用,推进北钦防深度融合,加强区域间协调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构建联动协作、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强化南宁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能级,打造面向东盟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和玉林、崇左联动发展,建设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贯通滨海公路,打造“1130”快捷区域交通网。强化产业分工合作,打造一体化现代临港产业体系。以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联动崇左、防城港发展,以平陆运河为纽带,加快向临海区域发展融合。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港区、产业园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打造“港口+园区+新城”综合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共建共享,通讯、金融、教育、医疗、人才服务、住建管理全面同城化。

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高标准市场规则,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质营商环境。

立足于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约束,构建要素高效、自由配置的新机制。推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推动政务服务从“一网通办”迈向“一网办好”。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信用北部湾”。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利益共享和财政协同机制,建立促进“飞地经济”发展的财税、统计分享机制,探索异地建园、建厂、设店的税收协调政策。优化通关环境,积极推动“先放后检”“7×24小时通关”等海关监管模式,扩大AEO认证企业规模,打造西部地区贸易便利化试点口岸。

打造优美宜居北部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应坚持陆海联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共同构筑美丽生态。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完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实施跨区域联合保护海湾、海岛的“湾长制”“岛长制”,加强茅尾海、钦州湾、廉州湾和防城湾等重点近岸海域水污染治理,将北部湾建设成为“美丽海湾”。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和模式,共建生态经济体系。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开发特色生态产品。充分挖掘海丝文化、坭兴陶文化、海洋文化等潜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创意项目,让北部湾故事更“感人”。全面提升旅游设施水平,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创建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北部湾世界级滨海度假胜地,让美丽北部湾“引人”。建设高端养老服务市场,打造北部湾“夕阳红”产业品牌,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健康养生基地,打造北部湾康养天堂,让北部湾更“养人”。

(作者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