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科教 > 专题丨2022年网络中国节·重阳 > 广西关注 > 正文

南宁一老人返聘年薪达45万元!退休后的他们又重返岗位

2022年10月04日 14:18 来源:南国早报微信 作者:巫碧燕 编辑:黄熙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是10月4日

农历九月初九

又到了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据民政部门统计

截至2021年底

我国已有超过2.67亿老年人

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占半数以上

其中一部分人仍有工作的意愿和能力

“银发族”重返职场成为热门话题

9月下旬

南国早报开展了相关网络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

超半数受访者赞成退休后再就业

在南宁

有不少老年人仍在工作岗位

近日

记者走近就业的“银发族”

了解他们重返岗位的故事

技能人才:越老越吃香

梁宁是南宁某建工集团退休返聘的工程师,除了退休工资外,还有着45万元年薪。

现在,他做着和退休前一样的工作,每个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地。“我给公司带来的年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返聘工资肯定比退休之前还要高。”

“不能抖床单,不然会引发呼吸道过敏;必须按顺序从床头铺到床尾,不能折回,避免污染床单……”9月23日下午,在南宁市一家新落成的疗养院里,59岁的护士长孙娟正在教护工铺床单。

2018年11月,孙娟从南宁某三甲医院护士长的岗位退休。半年后,孙娟反复高烧十几天,她觉得病因就是“太闲”了,于是来到了这家疗养院,月工资4500元,是退休金的三分之二。她需要负责疗养院的整个医务室,但有不用上夜班、干累活的“特权”。

记者在广西人才网上搜索“退休”“返聘”等关键字,弹出的结果集中在医护、工程师、教师、会计、法律顾问岗位,月薪最高可达2万元,技能型人才越老越吃香。

简单零工:努力“开源”补贴家用

9月23日上午,62岁的卢英(化名)熟练地把一张张诊所广告传单递给路人。卢英是崇左人,随孩子来南宁生活。最初,她在旅馆做保洁员,后来到一家诊所发传单,月薪2500元,包吃住,每天工作8个小时,全年无休,一干就是8年。

有人觉得她是迫于生计才找这样一份工作,她却说:“我们一家人在南宁没买房,也不打算买房,因为在崇左的自建房出租了,经济上没压力。不过,我打算明年不做了,回家养老。”

62岁的卢英每天在街边站8个小时发传单。记者 巫碧燕 摄

“被人叫了大半辈子‘文盲’,没什么本事。”72岁的许杨军自嘲道,他现在在南宁郊区替人看管一处工地。

许杨军退休前是一家事业单位在编的门卫,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苦于没有职称,只分到单位一套50㎡的两室一厅。

许杨军的老伴儿是在同一单位的话务员岗位退下来的,两人提前办理了内退手续。退休后,两人开过饭堂、替人打理过杂货店,期间,退休金从一开始的1800元涨到现在的5000多元。

近几年,许杨军在熟人的介绍下重回“老本行”,当起门卫,24小时值守,月工资2500元。2018年,他如愿以偿地搬进了125㎡的新房子。

广西人才服务中心特聘就业创业导师农宗灵说,不少“银发族”退休后会选择一些门槛低、来去自由的岗位,薪资也不高,是年轻人不愿意干的,老年人反而有优势。

创新创业:开辟事业第二春

9月27日下午,在南宁某科技园区一家在孵企业的总经理室里,记者见到了年过六旬的王成(化名)。2019年,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王成退休后来到广西,与另一位已退休的教授创建了科技公司。

和王成一样,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会长谢寿球也选择了退休后创业。76岁的谢老退休前是一家党报的副总编辑,对广西本土历史文化颇有研究,退休后,主编了数本书籍、成立了文化公司。

王成所在的科技园区有近两百家在孵企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园区大约有10%的企业的核心团队含有退休人员,其中一家企业里,“银发骨干”主要利用原有的资源开拓市场,实现了约5000万元的年产值。

你退休后会选择再就业吗?

对于退休再就业

你怎么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