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党代会《报告》中一句句激励奋进的话语,一组组“刷屏”的热词,凝聚着壮乡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广西篇章而共同奋斗的广泛共识与强大合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此次广西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广西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推动壮乡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在扎实做好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水平,加快建设健康广西,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领域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卖员、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障和维护这些新兴群体的合法权益也成为了热点问题。对此,自治区党代表、南宁市人社局局长刘德宁表示,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灵活就业规范运作,同时确保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南宁市人社部门主动探索、主动研究。今年10月8日,南宁市人社部门跟法院一道设立了全国首个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动化解中心。通过司法确认的方式,纠纷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通过司法程序确认后可以直接转入执行环节,避免了老百姓重复跑、来回跑的问题。通过实施这些措施,短短三个月时间,解决了涉及400多名劳动者权益的纠纷。这些都有效确保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在义务教育领域,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成了公众高度关注的议题。“这次‘双减’明确提出后,一、二年级没有课后的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课后作业有一个小时。这要求我们作为学校、作为老师,要好好研究作业设计的问题。实际上,作业设计问题是小,背后牵涉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是大,这也关乎教育改革的成功。”自治区党代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党委书记、校长谢小燕表示,为更好让“双减”落实,需要汇聚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动能。老师面对“双减”,要更加研究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而孩子也不能够一味地“减”,也要增加课外阅读和身体锻炼;而对于家长来说,“双减”减掉的是孩子的课业负担,家长的责任没有减。
“党代会报告中提到,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代表,听到这些我备感振奋。”自治区党代表、广西实验幼儿园园长徐卫梅表示,报告提出未来要“提升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水平”,这是从基本解决“入园难”迈向“入好园”,是广西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的体现。她建议,创新家校协同共育机制,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家校对话、协同育人共同体;重视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保障能力发展迟缓儿童获得优质均衡的教育;建立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交流机制,拓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输送渠道,提升幼儿园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报告》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作出的工作部署。自治区党代表、合浦县委书记王川表示,合浦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远在汉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有很多历史的遗存。合浦的汉墓群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合浦县将深入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挖掘、保护和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做到“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在汉文化的保护方面,合浦县出台了保护规划。同时,合浦县还将原来的荒郊野岭改造成城市公园,让合浦的老百姓和外来游客在游乐中感受到2000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