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接到家里来了,不用担心没水喝了!”韦信林的女儿说。
韦信林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弄往村的一名精神残疾人。为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当地为每户家庭修建了一个容积60立方米水柜,韦信林再也不用拖着残疾的身子出远门打水了。通过危房改造,韦信林住进了新房,液化气、电视机、冰柜、电饭锅等设施和家电一应俱全。韦信林每天按时服药,买药不用花钱。
韦信林家的变化,是我区众多农村残疾人家庭状况逐步改善的缩影。
今年以来,我区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残疾人生产生活、康复、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托养等方面,补齐短板,筑牢残疾人民生保障网,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防止返贫“堤坝”。自治区残联等8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严格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将14995名边缘易致贫户和12052名脱贫不稳定户残疾人全部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
多渠道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我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阳光助残基地”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3900万元补助县(市、区)建立“阳光助残基地”,计划精准帮扶1.56万名残疾人通过就业或发展生产实现增收。出台《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若干措施》。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52场,将2095名残疾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帮助390名登记失业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工作,审核用人单位4759家11844人。
播撒阳光,残疾人康复有温度。实施阳光家园托养项目,印发《广西残联“阳光家园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落实5737.65万元,年内托养3.8万名16周岁以上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3.8万户家庭纾困解困。加强康复托养服务,争取自治区财政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50万元,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项目3个。为10.1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为3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辅具适配服务,为6623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创新开展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把残疾儿童照护课程列入康复救助课程目录,惠及1.2万个残疾儿童家庭。
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工作,解决异地申请“两项补贴”难的问题。截至6月底,全区有110.3万残疾人获得“两项补贴”,54.3万残疾人获得低保救助。
实施残疾学生资助项目,落实“阳光助学”等项目经费688万元,资助特殊教育学校、中高等院校残疾学生接受义务、中高等教育。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落实1900万元为475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510名残疾人发放驾车技术培训补贴,为2780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
推进粤桂残疾人帮扶协作工作,印发《“十四五”粤桂残疾人帮扶协作工作方案》,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定点帮扶村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