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找准创新发展中的多方共振点

子 午

据《广西日报》报道,202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7月30日召开。此前,《关于2020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已下发,有160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

据报道,2020年度广西科技奖获奖项目中,有一些重要科技成果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或者达到领先水平;在过去的几年间,160个获奖项目技术应用单位实现新增销售收入608亿元,新增利润141亿元,创汇31亿美元……

我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思想观念,比如经济结构与产业基础,比如各类科研人才的配比与储备等。在这一背景下,广西科学技术奖展现的成果和成绩,显得尤为来之不易。开局十四五,我们更需要完善区域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与措施,集聚更多有利创新的人才、项目等市场资源,培育良好创新环境,力促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的本义是,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创新探索势必关联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创造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应用等,其根本目的是实现驱动发展,而不应止步于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便能厘清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创新发展中的各自职责与主打领域。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职责在于制定完善系列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调动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尽展其能,多出创新理论、创造成果;不折不扣落实这些政策措施,依法保护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解其后顾之忧。由此,科研单位、市场主体及科技人才方能心无挂碍,专注创新。

不久前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条例》,重点虽在促进投资,但其中的有些思路观念对全区各地激励保护科研创新,亦有启发。比如: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以及项目落地、代办和跟踪服务机制。对我区重大项目、支柱产业所需的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能否也实行相应的跟踪服务机制?

涉及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科技创新研发,有很多项目要经历较为艰苦的攻关过程,在成功之前或许要经历数年时间。期待创新驱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借鉴前沿科研科技创新成果,也要尊重创新规律和保护创新人才的科研热情,不拔苗不强扭,方能守得春来百花开。

归根结底,建立科学的科技评估体系,进一步调整、完善、落实激励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体系,才能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相关人员投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事业中去。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主体、科研机构,都应顺应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在各方目标实现中找到共振点,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力促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携手共赢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