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兵心永向党】徐学远:在每一个岗位上诠释初心

徐学远工作照。自治区统计局 供图

徐学远(右一)和贫困群众一起劳动。自治区统计局 供图

徐学远(左二)入户帮扶。自治区统计局 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29日讯(记者 樊成甫 实习生 蓝键)一位军人的一生会有不同的任务和使命,但他们身上的初心和品质历久弥新,不会随着职务更替而改变。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统计局徐学远,从他的事迹中感受一名退役老兵数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和品质。

徐学远,男,江苏淮安人,1970年4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大学本科文化,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10月由部队退役到自治区统计局工作,先后任人口就业处副调研员、财务基建处、人事处副处长、教育中心副主任、主任。

“在部队21年,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只是身体和头脑,更是意志和信仰。”徐学远说,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他历任司务长,军需助理,财务助理,军需股长,财务股长,师后勤部副部长,主要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干后勤21年,他坦言:“后勤工作很平淡无奇。”但他始终扎根在平凡的岗位,日复一日,兢兢业业,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多年接受部队教育和培养,徐学远养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1994年5月在军队入党之后,徐学远更是将这些品格贯彻在身为党员的一言一行中,伴随着他从军队到单位。

深入改革,初心不忘

转业到自治区统计局后,徐学远把“敢于趟深水、啃骨头、拔钉子”作为对自己的新要求。

2017年,中央编制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启动,中央驻桂统计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事宜,一直以来都是让自治区统计局同事头疼的问题。

为了稳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他时刻把干部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多次与自治区编制、人社、财政等有关部门对接,解决了涉改干部职工基本诉求,保证了单位改革期间的稳定和正常运转;为了扎实完成正式落地相关工作,徐学远积极加强同自治区有关部门联系协调,顺利完成了涉改单位财务审计、资产清查、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清算、编制证办理等大量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为了合理设置内部岗位职责,徐学远根据中心人员配备情况,对照中心职能,结合中心内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每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工,明确任务要求和工作规范,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为全区统计教育培训提供服务,开展统计科学研究,为了使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自其成立以后,徐学远带领单位同事从统计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跟踪问效入手,补短板强弱项,注重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开拓性的开展自治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改变了自治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落后面貌。

在徐学远的努力下,各项改革全面完成,2019年、2020年,自治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连续两年被国家统计局通报表扬,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年度考核优秀4次。

扶贫致富,初心永驻

2015年10月,徐学远带领自治区统计局五位第一书记,奔赴河池市都安县的旱塘、安居、池花、隆坝、板庆五个贫困村开启帮扶之路。在这里,让村民过上好生活成了徐学远对自己的要求。

每到一个村,他都会手把手地把第一书记们托付给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并马上召开座谈会,用笔记本默默记下每个村的村情,脑海中开始勾勒起每个村的脱贫蓝图。为了更精准地把脉贫困状况,徐学远组织人员10人,分成五个工作组,到各村协助第一书记开展精准识别。不到三个月时间,工作组筛选出贫困户635户、贫困人口2546人。

了解各个贫困村的痛点之后,他开始协调后盾单位自治区统计局,争取到扶贫资金3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旱塘村原本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的主干道得到了硬化,安居村原本破旧的小学教学楼得到了重建,隆坝村、板庆村原本无法通行大型机动车的产业基地路得到了硬化。村里的老难题得到了改善,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民的认可也为之后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扶贫的过程中,徐学远做出了真成效,更付出了真感情。3年多来,他统筹全局 189 名干部,共结对帮扶 234 户贫困户。自己甘打硬仗,主动要求与旱塘村里最困难的齐某一户进行结对。

徐学远第一次来到都安县旱塘村齐某家中,看到危旧的土坯房,齐某双目失明的妻子衣衫褴褛,大冬天还赤着双脚的两个小孩,还了解到他家中只有2亩薄地的时候,徐学远忍不住,当场流下了眼泪。他自掏腰包,为齐某的孩子购买了新衣裤鞋袜、新书包文具,还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了进一步帮扶,徐学远立即协调1万多元扶贫资金,为该户进行危房改造和“量身定做”的产业规划。

现在,齐某一家已住上新建的砖混结构楼房,不再为漏雨的屋顶犯愁;通过“贷牛还牛”“贷猪还猪”,年均增收近2万元,每年滚动养殖,实现了产业稳定收益,下一步还打算引导该户种植中草药,进一步提高收入。“多亏了徐主任,现在我们生活变好了,日子有盼头了。”提到徐学远,齐某一家言语里满是感激。

针对五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村容村貌差的状况,徐学远协调筹措各方资金,推进各村基础设施建设。3年多来,他先后协调各村新建成屯级水泥公路 13 条,总长65 公里,贫困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成自来水工程和集中供水点 11 个、家庭水柜 16 个,贫困群众用水安全不断提升;协调推动完成了危房改造 216 户,易地搬迁 48 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同时,各村委办公楼均进行了重新修缮,安装了宽带,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等办公用品,完善了村两委软硬件建设,群众办事环境和条件不断提升;各村还建成了儿童乐园、文体活动中心,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各村还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共安装太阳能路灯 23 盏,村容村貌变得优美宜居。

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徐学远把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村民的收入作为头等大事。3年多来,在五个贫困村共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 11 个,规划实施了特色野山猪养殖、旱藕粉深加工制造、水果种植、肉牛养殖、“瑶药园”中草药种植等绿色产业,科学搭建起产业发展框架。在他的推动下,隆坝村建成了千亩山葡萄种植基地,成为全国石漠化治理的典范,还建设起旱藕粉加工厂,投产之日起,产品就供不应求;旱塘村建成了1000平方米野山猪养殖场,年出栏1500头野山猪,年产值达400余万元,以此为依托实施“贷猪还猪”政策,带动贫困户增收,该模式成为都安县大力推广的脱贫增收示范模式;旱塘、安居、池花等三个具备中草药种植产业条件的村,按照合作社+农户、先种植后还本的方式,共种植了近15亩茶辣,20亩柑标桔,种植户年增收达万元以上;安居村先行先试,首批创建“贷牛还牛”集中养殖模式,实现肉牛科学养殖。

得益于他的科学谋划,五个贫困村产业遍地开花,共覆盖贫困户479户,产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20%。同时,各村村集体通过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实现稳定增长,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徐学远本人也被自治区评为2017-2018年度脱贫攻坚贡献奖“先进个人”。

“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要求,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一名军人的初心和使命。”徐学远说,无论到哪里,他都会不忘初心,在每一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干好本职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