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时政头条 > 正文

人才跨城流动迎来新变化

2021年06月02日 11:50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王飞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近几年,我国各城市之间为引才引智争相推出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人才“用脚投票”。从招引“高精尖”人才到面向各层次人才全方位招引,从以落户、解决住房等各种优惠手段吸引到构建更为全面丰富的引才体系,围绕着人才培养和引进,各地近年来可谓“大招”频出,城市间人才流动也在发生着不少变化。

从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到成都打造“蓉漂”品牌矩阵,再到厦门变“筑巢引凤”为“三顾茅庐”……多个城市推出“招贤纳士”新举措的背后透露了我国人才流动的哪些新动向?

“蓉漂”之后不漂泊

“成都说过,许我一个美好未来,所以来了这里就不会走”“绕过江山错落,才发现成都是人间星火”……如果你曾经在成都的地铁站、公交站里看过“蓉漂”们留下的话语,或许就能体会到成都的温暖和魅力。

四川省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丽丽2020年曾短暂拥有过一个身份——“蓉漂”党员专家科技志愿者服务团物资筹备组组长。“曾经‘漂’在成都,如今‘定’了下来,我愿意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段丽丽告诉记者,“2011年我来到成都创业,去年买了房,孩子也在心仪的公立学校读书,我们在成都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

“蓉漂”之后不漂泊,是很多来蓉人才的心声和期望。成都近年来加快建设以人才可获取性、创新创业活跃度、生活成本竞争力、城市宜居性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枢纽,人才总量已达556.3万人,位居全国第四位。

因为太“拼”,“成都人才新政1.0版”当年不仅登上网络热搜,还引得全国多个城市效仿。“先落户后就业”“外地来蓉求职大学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2017年7月出台的“成都人才新政12条”如今读来仍能感受到成都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新政策实施以来,约49万余名青年人才落户成都,带动2020年成都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较2016年下降0.68个百分点。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推进,成都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政策也演变为以高水平人力资源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成都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0年9月,“成都人才新政2.0版”出台,聚焦源头创新、技术突破等关键环节,更大力度支持全球高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等来蓉发展。正在研究制定的“成都人才新政3.0版”将更大限度地赋权新经济企业、赋能新经济人才。

在成都,服务人才的载体有很多,比如人才发展学院、青年人才驿站等。它们都同属一个品牌——“蓉漂”,这是全国首个进行商标注册的人才工作品牌。“我拿到了‘蓉城人才绿卡’,当我有住房、落户、就医、子女入学等相关需求时,这张卡是‘王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成都高新区为我们提供了项目启动资金,‘蓉漂计划’提供了关键助力。”通过实施“蓉漂计划”,成都引进高层次人才799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78个,孕育出上市企业14家。

成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设为“蓉漂人才日”。今年4月24日的“蓉漂人才日”活动上,成都联合重庆和10余个副省级城市发出“推动城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倡议”。目前成都已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服务体系。正如“蓉漂人才之歌”《留在成都》里唱的,“所以我要留在成都,人生的旅途,有更多的遇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畅)

让大学生留“厦”来

今年4月,厦门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借此东风,厦门市委、市政府联合厦大启动了厦大校友“南强兴鹭”计划,号召校友倾情回归,带动更多发展资源汇聚厦门、建设厦门。

为此,厦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厦门大学校友在厦发展的通知》,从打造校友创新创业集聚区、加大校友创业融资支持、鼓励创设基金支持校友投资兴业、推出专项人才礼遇政策等6个方面为校友提供暖心支持。对投身厦门创新创业的校友,厦门还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在厦门,类似“南强兴鹭”的人才政策层出不穷。厦门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和引领特区发展的第一资源,致力于集聚人才、留住人才、帮助人才成长发展。毕业工作有补贴,初入职场有房住……厦门推出的一系列引才政策正持续发力,吸引各地高校毕业生近悦远来。

“刚就业就可以申请到3万元生活补贴,还有市场价七折的地铁口公租房。初入职场就有房住,让我可以安心奋斗。”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安踏集团员工俞晓燕说,目前安踏集团共有200余名新员工居住在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洋塘的保障性租赁房,公司还专门配备了两辆大巴车往返接送。居住不难、通勤不愁,员工幸福感满满。

细数这些年,厦门关于人才发展方面的政策、“绿色通道”一个接一个。尤其是2019年以来,厦门连续实施“三个五”“三个六”“三个七”引才工程,其中提出每年接收高校毕业生5万人、6万人、7万人,坚持一手抓外地院校引进来,一手抓本地高校留“厦”来,通过定制留厦政策、拓展市校合作等方式,提升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厦就业率。

近3年来,厦门市当年接收毕业生就业人数分别首次突破4万、5万、6万,年均增长保持在20%左右。其中,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毕业生整体留厦就业情况保持在22%左右,集美大学超过40%,厦门理工学院等超过50%。

“这几年厦门人才政策诚意满满。”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主任王鹏表示,“总的来说,来厦门,住房不愁、落户不愁、子女教育不愁,我们对人才的承诺就是‘厦门C位无限量’,只要大家愿意来,厦门就是最理想的舞台,任何时候都不晚。”

除了吸引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厦,厦门市还创新引才模式,联合各区“组团式”赴各人才大本营集中地、各重点高校开设现场专场招聘,变被动为主动。今年以来,厦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携手市国资委组团走进上海,向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在校大学生抛去“橄榄枝”;思明区走进太原理工大学举办专场引才推介会,携手十点读书等企业开展外出推介招聘;集美区邀请厦门工学院、集美大学等10所高校,走进优尼康国际互联网时尚产业园,畅谈校企合作……

“反响很热烈,不少学生纷纷前来咨询交流,当场就收到了不少优质简历。”十点读书品牌公关总监张铭泉连连称赞,这得益于厦门市的毕业生引才政策体系。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公共政策专业的2020级研究生王若楠说:“活动现场体现出厦门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我身边的同学都对厦门印象特别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八方之才再赶“海”

建设自由贸易港,给海南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成就人才。紧抓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海南推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坚持人才培养、引进“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汇聚八方之才。

截至今年3月底,海南引进人才23.3万人,与2018年同口径相比增长675%,越来越多的人才在海南尽情书写“春天的故事”。海南引进人才秉持一个观点——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人才需要什么,就为他们精准提供什么。这解决了“人才来海南能干什么”的问题。

“创办企业之初,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南海乡土人才、海南博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剑箫说,在关键时刻海口市秀英区政府提供扶持资金,帮助他们完成羊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发展基础。目前蒋剑箫计划把养殖场规模扩大到7000亩。

海南近年来紧紧扭住制度集成创新这个“牛鼻子”,出台了70多项人才制度、举措,吸引高端人才到海南发展。为给人才引进和培养搭建平台,海南实施“南海系列”等育才计划,累计创设145家院士工作站(院士团队创新中心)、62家“候鸟”人才工作站、3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柔性引进100余名院士及其500名团队成员,设立了海南首个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廖湘科带领团队,来海南开展“PK+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研究;日本籍教授董勤喜落户海南大学,推进超级仿真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多名影视界人才,竞相在海南运营电影项目……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让各类人才在海南大展身手。

海南引进人才还秉持另一个观点——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双轮驱动”战略,既重视“天边”,也不能忽视“身边”。“除了引进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外来和尚’,也需要‘本土和尚’。办好海南自己的教育,扩大人才队伍极为重要,具有战略意义。”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说。

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工作的医生觉得很幸运,因为经常有机会现场观摩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志愿主刀的手术。3年来,通过采取“义诊+讲座+手术观摩”模式,张志愿领衔的院士工作站培训带教海南本地医生24名。

为了更加精准地引进外地人才,同时大力培养本地人才,共同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系统化、项目化、品牌化推进“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随着自贸港利好政策稳步落地,各行各业人才看到了“海南机遇”“海南前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潘世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