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加油新征程】
发扬“拓荒牛”精神 创造更多“中国经验”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喜迎春节开门红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大年初四,蓝天如洗。
偌大的码头杳无人影,生产作业却如行云流水:自动化桥吊如同力大无比的变形金刚,从来自全球的货轮上高效有序地搬运着;高速轨道吊在堆场上往来穿梭,自动导引车智慧灵动,数千个集装箱或装或卸,快速精准……
与车水马龙、人声迭起的传统港口不同,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记者看到的是这样一番场景。
“同样的生产规模下,传统码头如果需要100个人的话,全自动化码头大概只需要它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自动化码头节约了70%以上的人力。”正在值班的工程技术部职工王培山告诉记者,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2017年运营以来,已经6次刷新自己创造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时间过得太快了!2014年我进入‘连钢创新团队’参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攻关的时候,我的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今年她都上初一了。”王培山说。
王培山所说的“连钢创新团队”,是2013年10月青岛港成立的以张连钢为组长的“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2017年5月,历经3年磨砺和突围,由“连钢创新团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开业,创造了全球自动化码头开港的最高效率,为世界智慧港口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2020年12月,中宣部授予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
“在‘连钢创新团队’,我们这个攻关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桥吊的流程再造,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短的路径、最安全的方式将集装箱运到船上去或者从船上卸下来。”王培山说,在技术攻关最艰难的时候,他永远忘不了张连钢给大家鼓劲时说的那句话:咱们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
“在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我看到连钢和全国众多英模代表们一起向全国人民拜年,心里别提多骄傲了!”王培山告诉记者,他是“连钢创新团队”里最普通的一名技术员,但是在团队工作这几年,却是他个人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一段时间。在这个团队里、在张连钢这个带头人身上,他看到的是一种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学到的是勇挑重担、敢于争先的责任担当。
“新年要有新气象,成绩只属于过去,我们不可能一直躺在之前的世界纪录上睡大觉。”大年初四,同样在岗位上值班的“连钢创新团队”成员、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部负责人张玉龙也表示,春节期间,集团提出了“港外过节、港内大干”的生产口号,全自动化码头也成立了党员突船疏港先锋队,党员干部24小时值班带班,大伙儿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打好春节生产大会战。
“春节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全自动化码头120多个外地员工,留下来就地过年的有110人,也就是说90%的人都留下来了。”张玉龙说,留人更要留心,为做好留青职工节日生活保障,除了为大家发放新年大礼包、专项补贴外,港口还制定了翔实的衣食住行娱计划,保障每个留青员工都能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春节。
今年春节,山东港口青岛港货满船多,各大港区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工作场景,全自动化码头也比往年更加忙碌一些。究其原因,主要受疫情影响,国外有些地方的生产供应不够稳定,而中国的产品供应链相对完善而稳定,很多订单都选择到中国生产,特别是一些消费类、电子类产品出口量增长显著。
“今年是牛年,我们要像‘拓荒牛’一样,在自主创新创造、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张玉龙说,在新的一年里,‘连钢创新团队’将加快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研发建设进度,实现智慧化港口建设新突破;加快研发新一代智能生产指挥控制系统,不断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创造更多“中国经验”。
扫一扫观看相关内容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