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迎春开,飞雪伴年来。家乡的年味,是从烤酒、打扬尘、蒸花馍、炸年糕、备年货开始的,到了写春联便忙开了。乡镇的文化站、小广场,就有下乡的当地书法家义写春联。桌子一字排开,书法家挥洒笔墨,周围则人头攒动。
一位中年男子拿出已选好的春联内容,请当地的书法家来写。只见书法家挥洒笔墨,几副春联瞬间写成。龙飞凤舞,字字遒劲,引得围观的人们连声叫好。广场周围还挂满了售卖的春联,烫金的,凸凹印刷的,琳琅满目。买春联的人们一边仔细挑选,一边跟卖家讨价还价。
红红的春联,在腊月的风里哗啦啦飘动,映红了即将来临的年。
过去,每到春节,乡亲们再省也会买几张红纸,写上一副红红的春联,然后贴在大门上,期盼着来年的日子红火起来。父亲那时候是民办教师,放了寒假,就开始为乡亲们义写春联。那时候全村最穷的要数顺子爷家。然而,顺子爷性格开朗,再苦的日子也是有说有笑。他识字不多,却爱说顺口溜,而且押韵,常常惹得大伙捧腹大笑。他家的春联都是他自己编的。
一年春节,我家围在桌前吃团年饭的时候,顺子爷才把一张皱皱巴巴的红纸拿来。他说,等到卖红纸的剩下最后一张“下脚料”,他才拿红薯给换来的,有个红春联,年就红了。父亲放下碗筷,急忙给他裁纸、写春联。待字干了,顺子爷拿起春联,给父亲、母亲道了谢,匆匆地走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全村喜获大丰收,乡亲们乐坏了。又到春节,家家户户买了很多红纸,能贴春联的地方都贴上了春联,大门、小门、窗户,牛圈、猪圈、鸡圈,就连牛角、羊角也缠上红红的春联。顺子爷家的粮食收得最多,坛坛罐罐都装满了,喜得他逢人就说:“联产承包就是好,懒汉变得勤劳了。汗水洒进责任田,丰收粮食吃不完。”他买了十张红纸,早早来到我家,请父亲帮忙写春联。春联的内容是他自己拟好的。大门的春联是“党的政策就是好,责任田里揽金了”。父亲说,意思很好,但这不是对联。顺子爷说,就按这个写。父亲拗不过他,照他的意思给写了。顺子爷拿起写好的春联看着,脸上乐开了花儿。
一晃,如今顺子爷已经八十多岁了。身子硬朗的他走到哪儿,歌颂新民风的话就说到哪儿。只是我父亲去世后,他家的春联变成了找当地义写春联的书法家写。
今年,他早早地来镇上打听,书法家们到中心广场写春联不?义写春联用的是墨汁,还有宽窄一样的印刷红纸,顺子爷瞧不上,他自己已经备好笔墨和纸张。
这一天,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求写春联的乡亲们。卖大红灯笼的也来赶热闹,红彤彤的大灯笼挂满广场,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摇出春的风姿。空中的红灯笼、地上的红春联,到处都是红红的一片,乍一看,好像人群在红云里穿梭。
顺子爷好不容易挤进桌前,他拿出备好的笔墨和裁好的纸,铺在桌上。然后笑嘻嘻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对子。顺子爷指着这一句说,这是一楼大门的,又指着那一句说,这是二楼大门的。他接着解释道:“咱识字不多,都是照自己的心声编的,请您照着纸上的写。”书法家点了点头,蘸饱金粉水写就:“河水清清绕村流,背依绿山白云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准扶贫富裕千家万户。”
放眼望去,到处是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灯笼,它们映照着红红的日子,红红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