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戏剧 与时代同频共振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蒋 林

10月1日,家国同庆的日子。广西戏剧院近300名演职人员坐上前往上海的列车,参加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

这是今年以来广西戏剧院首次离桂赴外地公演,犹如“迟到的春天”一般绽放着芬芳,也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体现。

华灯初上,大幕开启。10月5日晚,彩调剧《新刘三姐》在上海大剧院,以新的主题、新的语境、新的人物、新的演绎方式,向观众展示新时代壮乡人民追梦逐梦的奋斗英姿。

总导演宫晓东说:“彩调剧《新刘三姐》的创作,不仅是希望很好地讲述广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新时代故事,更希望让每一个人聆听到内心的呼唤,把我们的先辈、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民族最美好的记忆化成今天的动力,伴着刘三姐的歌咏,奔向更美好的远方。”

9月17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百色市委、市政府,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成功首演,该剧以黄文秀感人事迹致敬第一书记群体,浓缩呈现全国脱贫攻坚战线的奋斗与荣光。《扶贫路上》是广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创排的精品剧目。“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展现奋斗在基层扶贫第一线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永不懈怠的扶贫精神,让黄文秀的精神和力量传播得更远、影响得更深。”编剧、导演田沁鑫表示。

新中国成立71年来,广西戏剧创作工作者和各剧团,始终顺应时代,歌颂时代,逐梦时代,与共和国同频共振,创作和排演了一部部精品佳作,为繁荣祖国文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早在自治区成立初期,广西就创作出彩调剧《刘三姐》,一时风头无两,在全国巡演整整500场,其间还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此后,改编的电影更是把刘三姐的形象传播到五洲四海。

改革开放后,广西舞台艺术更是好戏连台,涌现出壮剧《金花银花》、桂剧《泥马泪》、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彩调剧《哪嗬咿嗬嗨》等优秀舞台艺术精品。进入新世纪后,壮剧《歌王》、民族音乐剧《白莲》、桂剧《七步吟》《大儒还乡》、舞剧《妈勒访天边》《碧海丝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等10多部精品剧目,先后荣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殊荣。

迈入新时代,广西荣光再续,不断推出民族文化精品: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第一书记》、音乐剧《桂花雨》、桂剧《赤子丹心》、儿童剧《月亮上的妈妈》、话剧《花桥荣记》、粤剧《风雨骑楼》、舞蹈诗《侗》等,赢得如潮好评。

广西虽然是后发展地区,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政策扶持、工作机制上提供坚强保障,不断优化戏剧发展的大环境。同时实施精品战略,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使我区戏剧事业愈加繁荣发展,成果丰硕,创作推出了桂剧《七步吟》,壮剧《牵云崖》《百色起义》等一批彰显桂风壮韵,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舞台艺术佳作。去年开始,又实施了广西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做好文艺创作的顶层设计,加强重点选题策划和扶持引导,每年安排5000万元,三年一个周期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精品创作,形成强有力的发展助推,广西戏剧园地呈现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