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媒体行 > “游山西 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大型采访活动 > 要闻 > 正文 |
游山西·读历史 | 踏访革命遗址 感悟峥嵘岁月 |
2020年09月27日 12:59 来源:山西新闻网 编辑:张晓微 |
这里是太行山的腹心之地,是风水宝地,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这里是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见证着革命战争年代让人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传递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9月26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太行线路的记者、编辑,沿着革命先烈当年的足迹,一步步回味历史。 临参会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晋中市法官传统教育基地。旧址原为西老爷庙,抗战时期,辽县抗日政府在此建立第三民族革命两级小学校,解放后也一直作为学校,因此该处便较好的保存了下来。 跟随着解说员王晓丹的步伐,大家步入旧址。旧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建有山门、正殿,后殿,东西有厢房,碑廊。正殿是临参会的主会场,两侧分别是秘书处、主席团、提案审查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后院为高等法院、议会和边区政府办公室。 “战争年代的硝烟早已退去,但革命先辈们当年浴血奋战、英勇斗争的战场遗址却穿越历史留存至今,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诉说着那一段段艰辛的抗战故事。看着眼前陈列的文物,脑海中浮现出老一辈革命家英勇奋战的飒爽英姿,为他们挟而不服、压而不弯的精神所感动。”宁夏新闻网闫文丽感慨万分地说。 在讲解员王晓丹的介绍下,思绪回到1941年7月7日,抗战爆发四周年之际,临参会在这里开幕,这一天,大雨漂泊,不知老天是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担忧,还是在为我们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华儿女而哭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议员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盛会的召开,给久旱的太行山唤来了一场持久的透雨。 “这是中国历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这在世界政治史上是完全最新一页。”1941年的《解放日报》社论这样说。 此次会议历时40天,8月15日闭幕。“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实践,此次临参会的圆满召开,标志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盛会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破天荒地让根据地人民拥有了民主权利,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奠定了建国后国体的框架,是人大及政协组织形式的雏形,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点亮。”解说员王晓丹的介绍,让在场的记者、编辑备受鼓舞。 仰头看去,左边墙上是由冀南银行和新华日报社为庆祝大会胜利召开赠送的锦旗“新中国的曙光”,这是按照当时拍摄的照片复制的,当时墙上悬挂着很多幅锦旗,新中国的曙光,这句话,道出了边区临参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中青网郝奇激动地说:“这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统一战线最成功的典范,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奠基地,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回顾先辈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伟大创举,不仅是为了怀旧与思念,更重要的是创新与思考。大众网刘贝贝说:“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在建设政治文明,而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部分,重温邓小平关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山西新闻网记者 卢奕如 /文 张宝明/图 (责编:林晓庆)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