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9月17日电 题:东海开渔见闻:渔村吹响丰收号角
新华社记者林光耀、顾小立
16日,彩旗猎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渔港中,千舟待发。
船老大陈建东早已摩拳擦掌、蓄势以待。“7月份我们就开始为开渔做准备了,新的渔季来临前,渔船要做一次大保养,除锈、补缝、刷漆,发动机要请专人检修,新的网具也要陆续上船。”
46岁的陈建东从事捕鱼业已超二十年。二十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石浦渔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渔船来说,从最早的木船,到十多年前几十吨的小船,再到现在两三百吨的钢制渔船,石浦港出发的船开得更快了、更稳了。”
往水箱里加满淡水、油箱里添满油、货舱里码上冰块,陈建东在出航前最后检查了一遍船上的仪器和通信设备。万事俱备,只欠开渔的锣声了。
离港口不远的渔村里,传统民俗祭海仪式正在进行中。红毯从祭台绵延到海边,120名渔家汉子面朝大海,将酒碗高举过头,向大海致敬行礼。“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
祭海仪式是渔乡悠久的民俗传统,千百年来,渔民们在出海前总要敬拜大海,祈求平安、丰收。休渔制度实施以来,这些风俗愈加被渔民看重。现如今,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被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宏大主题。
祭海仪式上,来自上海的游客耿女士拿着手机拍得不亦乐乎:“我要拿回去给这次没来的姐妹们看看,让她们羡慕羡慕。”
“除了看开渔,我们是冲着海鲜来的。我打算连吃三天海鲜,吃爽了再回去。”耿女士说。一聊到新鲜的梭子蟹、甜美的小黄鱼,耿女士与朋友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和夸奖声便停不下来了。
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带来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为渔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吹海风,观海景,吃海鲜”成为象山旅游的一大特色。
捕鱼业、旅游业的发展,让渔村旧貌换新颜。象山县石浦镇沙塘湾村是个拥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渔村。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民逐渐从山坡上老旧的房屋中搬离,住进临海的新居,并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昔日的老渔村变成了海岸线上的一道新风景。
“为了满足民宿的需求,政府专门帮我们拉来了水电管线。”被吸引来沙塘湾村创业的象山青年聂文华说,“我们2016年开始做民宿,试营业期间就满房,暑期入住率能达到90%以上。老渔村的海滨风光、美味海鲜和民风民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开渔节也成了我们旅游业的丰收节。”
现如今,沙塘湾村的渔家游红红火火,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很多本地青年前来就业。本地人何佳蓓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大二学生,目前在沙塘湾村一间民宿实习。“渔村的旅游业开发,给我们年轻人就业提供了家门口的新选择。”何佳蓓说。
“新路新房新车,就是近年来渔村的写照。”陈建东的妻子芦亚青感叹道,科技的发展也让渔民的心离家更近了。“以前我们只能通过短信联系,一条短信要一块钱,一次出海二十来天,说不上几句话。现在我们每天都要在微信上拉家常。”虽然如今陈建东出海距离更远了,作业时间也更长了,但在后方的芦亚青心更安了,夫妻俩的心也更近了。
中午12时,开船的锣声敲响,鞭炮声、号角声、汽笛声一时间响彻海港。在头船的带领下,1298艘渔船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行进队伍,千舟竞发。
“每次开渔的时候,我都既兴奋又自豪,心里充满了希望。”随着大部队,陈建东的浙象渔47073号,带着丰收的期盼,驶向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