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中、区直单位定点帮扶龙州: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汇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中直、区直单位定点帮扶龙州县综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陈明桂

龙州,一座有近1400年历史的边关重镇和历史名城,如今正为历史写下一段激荡人心的章节。

这里,曾是“老少边山穷”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54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1.79%。然而,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与决心,如今在这里凝聚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和一致行动。

“这里是我奋斗和努力过的地方,对它有割舍不了的情怀。”南宁海关派驻龙州县武德乡武德村第一书记张豪,面对记者动情地说。

经国家专项评估检查,龙州县已于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成为广西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南宁海关、当代广西杂志社、自治区农垦局等中直、区直驻桂单位相继来到龙州县,与定点帮扶村融为一体,既做好村民纾困解难的“知心人”,更当好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致富村。

倾力帮扶助“造血”

“等了这么多年,武德屯总算有了大家活动的场所。”武德村村民谭精区高兴地说。村民所说的活动场所,是南宁海关出资28万元援建的文化室。有了文化室,不仅为基层党员提供了组织活动场所,也解决了村民们多年来缺少活动场馆的困扰。

“刚来武德村的时候,村屯道路泥泞,房前屋后凌乱,生活生产条件欠缺,这些都是我要去改变的事情。”张豪讲述当年情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5年以来,南宁海关利用自身资源,在民生改善、产业培育、智力帮扶等方面给予定点帮扶村倾斜支持,先后在武德村等定点帮扶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230多万元,援建各类民生扶贫项目36个。如今的武德村,宽敞的水泥道路通达村屯,村中风貌大为改观。

南宁海关依托人才队伍,组织专家对扶贫点农产品农残、重金属、膳食纤维等指标进行免费检测,让当地群众了解产品特征,增强农产品卖点,变“输血”为“造血”。扶持武德村发展黑山羊养殖项目,将全村186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2017年贫困户获得分红达5.43万元,该养殖场被评为“广西四星级畜禽现代化生态养殖场”和崇左市“十佳示范养殖场”。2019年,南宁海关在龙州县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

贫困村收获“致富果”

“男的扛桩、拉线,女的剪枝、固苗。请大家记得刚才说的注意事项!”当代广西杂志社驻龙州县上降乡梓丛村第一书记苏星,在扶贫蹲点日记里,记录了2017年6月9日在百香果基地和村民们一起劳作的一幕。

梓丛村位于中越边境,2015年全村贫困发生率为24%,缺乏特色产业,村民收入来源单一。

苏星经过调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确定在当地发展被称为“致富果”的百香果。

起初,苏星与村民们一起建起了10余亩百香果基地,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了来源。为拓宽销路,驻村干部在知名电商平台建设“梓丛村百香果”微店,带队参加“党建引领,电商扶贫”大型巡展,带合作社负责人到凭祥市区、龙州县城等地开拓市场,让产品不愁销路,村民也没有后顾之忧。

从2017年以来,当代广西杂志社帮助梓丛村建设8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2019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万元,并为77户农户带来地租收入20多万元,梓丛村也于2018年脱贫摘帽。

“望闻问切”干实事

自治区农垦局从2015年起对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上降村、上金村、八角乡陇均村、龙边村、鸭水村等6个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回首走过的扶贫路,我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但不影响我坚定向前的步伐;有过失落、有过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自治区农垦局派驻上金乡中山村第一书记苏杭,2018年来到中山村驻村工作已有两年多时间。

躬下身、弯下腰,一心一意服务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疾苦,像中医那样“望闻问切”——苏杭苦干实干的作风赢得了村民们的点赞。

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自治区农垦局累计选派48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共投入756.52万元开展驻村帮扶。

帮扶上降村发展生猪养殖和百香果种植;帮助上金村发展肉牛养殖,帮助龙边村、安镇村发展凤梨种植,帮助鸭水村发展鸡苗养殖等。据统计,农垦局累计向6个贫困村派出科技人员175人次,开展了澳洲坚果、火龙果、凤梨等水果种植技术培训,共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2018年底,这些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龙州县曾经的贫困山村,如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在各方力量的倾力帮扶下,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在迈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愈发自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