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火烧沟“变身”记

2020年06月02日 21:23 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玛央措 李劲峰 编辑:潘晓明

  5月27日,一名市民在西宁市白沙滩公园拍照。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新华社西宁6月2日电 题:火烧沟“变身”记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李劲峰

  洁净沙滩,潺潺流水,绿林倒影,花开遍地,飞鸟掠过。每到傍晚,位于古城西宁市城西区的白沙滩公园,前来散步的市民来往不断。周末时分,城区居民全家前来休闲,公园内充满欢声笑语。

  “儿子最喜欢来玩沙子,大人也能在公园里休息放松一下。”市民王一迪坐在被鲜花簇拥的木椅上,望着在树林间欢呼、沙滩上雀跃的儿子,满脸幸福与惬意。

  很多人想不到,眼前青山碧水、繁花似锦的公园,曾是一条堆满垃圾、声名狼藉的火烧沟。

  属于黄河二级支流的火烧沟曾是西宁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消纳场。“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垃圾,沟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西宁市城西区生态环境局干部王文涛如此描述他一次来火烧沟的场景。

  火烧沟原名“鸳鸯沟”。在火烧沟上游5公里处的火西村出生长大的村委会会计张启发说,河沟两岸对称的山峦,犹如相互守望的两只鸳鸯,“鸳鸯沟”因此得名。清末时由于战乱失火,两岸树木全部被烧,由此改名火烧沟。

  “后来两岸乱搭乱建,各类金属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养鸡场往沟里肆意排污。”村民郑明南说,原本植被稀少,加上满地垃圾,这条沟如同被火烧过后满目疮痍。常有外地亲戚开玩笑,火烧沟真奇怪,山上四季都开“花”,“这哪是花儿呀,都是被风刮上去的各色塑料袋”。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