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时政头条 > 正文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2020年05月30日 11:30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香莹

编者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在西部省份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工作,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青海

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美丽西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马玉宏 石晶报道:青海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给包括青海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自2000年起,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显示:1999年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由63亿元增长到305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从30多亿元增长到282.3亿元,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由最初的50%提高到75%以上。全省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得到较好保障。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公路里程由12000多公里增至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328公里。铁路运行里程达2299公里。民用机场由小到大,“一主六辅”机场格局形成;建成青藏铁路格拉段及电气化工程、盐湖钾肥百万吨工程、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等一大批水电站,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700万千瓦,青海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6.5%,开创了全省连续15日360小时100%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今年青海电网将连续100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1个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使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亮丽。

《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2016年开启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青海湖整体水位连续14年上涨,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3.4%。未来,青海将打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张牌,形成柴达木、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河湟地区五大生态板块,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陕西

发挥区位优势补齐发展短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张毅报道:近年来,陕西深耕“门户、枢纽、流动”为关键词的“三个经济”,取得长足进展。2019年,陕西物联网用户增量西部第一。刚刚结束的陕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单场云签约逾1029亿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进一步鼓舞了陕西人民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干劲和信心。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是新时代党中央对西部开发实现升级跨越、深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新要求,也是陕西这个西部内陆省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迫切诉求。针对经济外向度不高和实体经济重型化等产业结构短板,近几年,陕西省深入开掘“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以及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持之以恒地聚力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2019年,陕西新开通19条国际航线。航空货邮量逾39万吨;城市和重点区域及公共场所网络覆盖率达100%,全年开通基站997个。作为《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拟加快建设的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之一,近年来西安市更是跳出“城墙思维”,咬定开放不放松,中欧班列“长安号”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开行2133列,同比增长70%;开行量、重载率和货运量稳居全国前列。

西安市副市长王勇表示,《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陆海联运、空铁联运、中欧班列等有机结合的联运服务模式和物流大通道、加强中欧班列枢纽结点建设等,对西安而言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大礼包”。下一步,西安将在前期成功探索的基础上,加速建成中欧班列物流集散中心,促进运贸结合,以贸带产,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同时,将围绕国际空港做大临空经济示范区、扩展第五航权航线,努力申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乘势而上,补足短板。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已成为陕西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前不久,陕西省印发《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包括实施民航发展提质增效计划、铁路枢纽建设扩能计划、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计划、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计划和贸易投资高质量促进计划等在内的、旨在夯实深化“三个经济”发展的十大行动计划共25项重点工作,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新疆

建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乔文汇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在新疆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认为,《指导意见》是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一定要紧抓新机遇,积极行动起来,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让文件精神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向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这为新疆高质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新机遇。近年来,已有一批关键性、示范性、标志性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新疆。

乌鲁木齐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思宇说:“我们将按照文件精神,继续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开展好教育、医疗、旅游、供应链、住房等金融业务。同时,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强化对高污染、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约束,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指导意见》对我们是机遇,也是鼓励。”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勇表示:“税务部门是窗口单位,同时也是服务机关,我们将最大限度落实好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新疆经济发展的税收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新疆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二冶集团布局西部边疆区域市场的支点,该集团新疆分公司按照“以稳为主控风险、多措并举促发展”的思路,确保全年任务指标完成。公司总经理张艳辉说:“当前,我们开足马力抓生产经营,为完成集团公司上半年任务目标发起冲锋,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

哈巴河县坚持“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以及“桦林绿城”的定位,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广渊说:“我们紧扣本地实际,研究落实财税、金融、产业、用地、人才、帮扶等方面的政策,让文件精神早日落地生根,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5月18日,新疆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钢结构产业项目正式开工。“《指导意见》发布、项目开工,这真是双喜临门。”公司副董事长严竟兴奋地说:“2001年,我们就是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从江苏来到新疆。我们一定再一次紧抓机遇,在新时代作出更大作为。”

贵州

深化绿色发展国际交流合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王新伟 吴秉泽报道:贵州省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给贵州转型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要积极用好政策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贵州将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改善民生等方面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负责人介绍,相关落实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指导意见》提出,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并要求把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今年3月份刚刚整县摘掉“贫困帽”的织金县委书记杨桦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扛牢责任不松劲、挂牌督战不懈怠、做强产业不动摇、落实政策不走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政策稳定,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整合、各类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确保稳定脱贫,同时在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基础上压茬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目前,贵州省已经明确,一方面着力提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影响力,深化绿色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在投资贸易便利化、现代产业发展、开放式扶贫、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机制,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