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子鑫
近日,笔者听一位基层领导干部讲到:“要想做好基层工作,就要记住两句话——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仔细一想,觉得颇有道理。
“走干讲”与“读写想”,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只有坚持“走干讲”,才能读得透、写得深、想得远;另一方面,只有坚持“读写想”,才能走得实、干得好、讲得准。实践证明,越是能把“走干讲”与“读写想”结合起来的干部,工作思路越是开阔,工作能力越是突出。
“走”——用脚步丈量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信仰。”只有走到、看到,工作才能做到。干好基层工作,第一位就是勤跑腿、多走路。基层干部要有“坐不住”的紧张感,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开动脑筋,多到备耕的田间转转,多到贫困户家中坐坐,多到辖区的企业看看,全方位了解掌握所在地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干”——用汗水浇灌收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工作没有窍门可寻、捷径可走,无论是基层党建、脱贫攻坚,还是信访维稳、环境保护,亦或是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取得突破。基层干部要争当“实干家”,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干出实绩,以“实干指数”换取人民群众“满意指数”。
“讲”——用语言搭建桥梁。基层流传着一句俗语:“讲和不讲不一样,讲多讲少不一样。”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担负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任务。能不能讲、会不会讲,直接关乎工作落实的好坏。基层干部要“多动嘴”,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用“接地气”的语言,向老百姓详细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澄清社会上流传的不实信息,以此打消他们的疑虑,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密切同他们之间的联系。
“读”——用知识武装头脑。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写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除了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外,还需要坚实的政策理论水平做支撑。基层干部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生活习惯,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悟透上级政策文件、重要讲话精神、基本法律法规等,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不断丰富理论水平,提升自身素养。
“写”——用笔墨积累经验。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不懂得用笔杆子、不会拿笔杆子,这个领导就是很有缺陷的。”练好笔杆子,不仅是基层干部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内在需要。基层干部要勤动笔,将自己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对完成较好的工作进行汇总梳理,形成工作经验;对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想”——用思考提升本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需要思考;制定政策,推广工作经验,需要思考;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业绩,也需要思考。工作闲暇之余,思考越多,感悟更多,干得越多,总结更多,工作能力自然水涨船高。基层干部要学会“踱方步”,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基层工作的角度、新形势的局面下思考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找准目标方向,推动基层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是党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基层干部作为党在基层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实践者,要念好走、干、讲、读、想、写“六字诀”,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