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2月23日电题:粮食增产“全国第一”的背后——吉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见闻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19年吉林省秋粮总产量达到775.6亿斤,同比增加49亿斤,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数据,净增加量居全国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几年来吉林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扩大保护性耕作范围,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突破700亿斤。
造好田:高标准农田告别靠天吃饭
广阔的黄金玉米带上,已是白茫茫一片,黑土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在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民悦种植合作社收获的1000多吨水稻已颗粒归仓。“今年每公顷产一万九千斤,又丰收了。”合作社负责人陈禹庆说。
走在合作社的高标准稻田上,稻田四周安装着地块物联网环境监测设备。陈禹庆告诉记者,白雪之下别有洞天。“过去的土埂改造成塑料埂,明渠灌水变地下管网。”
塑料田埂占地面积小,与普通稻田相比,利用率增加了15%左右。“有效耕种面积增加了,农机进出也更方便,水稻生产作业效率、生产质量明显提高。”陈禹庆说。
除了不需要整修田埂,高标准农田也不必为用水发愁。榆树市天宇农民种植合作社的浅埋滴灌设施为土地铺设了一张大“网”。一条条管线连接地头的机井,就像一根根“毛细血管”,为农作物输送“能量”。
合作社负责人丛建说,现在土壤水分利用率可达90%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75%,即便再出现旱情也能实现稳产甚至增产。
“有了这高标准农田,农民不用再靠天吃饭了。”丛建说。据了解,目前吉林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3665万亩,成为粮食生产增产的坚实保障。
靠科技:省时省力不浪费
在“中国玉米之乡”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在万欣农机专业合作社,各种大型农机、烘干塔一应俱全。今年秋收时,合作社用大型联合收割机从地里直接将玉米脱粒。
大型籽粒收割机不仅效率高,粮食破损率也低。合作社负责人薛耀辉说,收获的玉米粒经过烘干更易保存,解决了储存难的问题,可减少3%的粮食损失,相当于增加了收益。
不少种植大户开始应用智能化耕种装备。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合作联合社将两台拖拉机进行改造,借助卫星定位、传感技术等,实现拖拉机无人驾驶进行耕种。
合作社负责人陈卓介绍,拖拉机手的工作时间长,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一点小偏差就会影响拖拉机走向,影响播种。但无人驾驶拖拉机,白天黑夜都可以精准翻地。
“把耕作面积、土壤厚度等参数输入系统,按下启动键,拖拉机就能按照路线开始工作。”除了“无人作业”,现在合作社还通过气象部门的环境监测站及信息平台,查看土壤温湿度等信息,从而掌握最佳耕种时机。
有了智能化的装备,种地更加精准化,作物长势、粮食产量的稳定性也更高。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装备应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6%。
护土地:保护性耕作滋养黑土地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莲花山村十年九旱,被称为“八百里瀚海”的边缘。因为单一的种植结构和掠夺式种植,土地退化严重。有村民说,种多少亏多少,这片地以后可能长不出庄稼了。但这两年,这里开始变了。
记者在村里看到,严重沙化的土地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秸秆。这几年,种植大户刘喜江流转了70公顷土地搞起保护性耕作。春耕时免耕播种,施用有机肥,秋收后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刘喜江说,这不是为了收粮食,就是为了养地。
经过几年养地,虽然今年每公顷收获玉米不到两万斤,但和过去比不亏钱了。“保护性耕作能保墒,减少风蚀,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玉米产量越来越高。”刘喜江说。
在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种植大户杨青魁采取保护性耕作已有十几年。杨青魁说,夏天地里蚯蚓可多了,玉米抗灾能力强,比过去少施化肥20%,仍能增产10%,效益大幅提高。近几年杨青魁开始关注绿色种植,“一公顷收了两万六千斤,不比普通玉米产量低,市场价格却比普通玉米高很多。”
现在,梨树县已有一半的土地采取了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技术。今年,吉林省超过1300万亩土地采取了保护性耕作,有力推动了黑土地的可持续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