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外探险队在广西东兰又发现一“世界级”大天坑

2019年12月01日 09:18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广西日报官方微信 作者:覃文武 韦鹏雁 编辑:韦幸文

广西的天坑

  又迎来了一个大消息

  11月24日-30日

  由中国、法国、比利时洞穴专家、探险家

  组成的30人探险队参加了

  第三届东兰长寿地质国际科考探险活动

 

  此次活动在东兰县境内的红水河第一湾以西600平方公里范围,发现天坑数量达到15个,其中深度超过200米的大型天坑有7个。最大的小弄坤2号天坑深300多米,属于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天坑。

  继前不久发现那坡天坑群之后

  (点击链接看回放↓↓)

  那坡发现一世界级天坑群!仅次于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这次在东兰天坑群的科考发现

  再次巩固了广西作为

  “世界天坑之都”

  “天坑博物馆”

  的地位

 

  东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红水河穿越县境115公里,峡谷幽深,峰丛高耸。2016年、2017年的两次东兰国际科考探险活动,完成了长乐宫溶洞、泗孟天坑群地下洞穴、武篆江平穿洞群等系列洞穴的探测。今年由中、法、比三国组成的探险队,对该县三石镇红水河第一湾、干燕天坑、拉平隧道,泗孟天坑群等地进行深入科考探险。

  此次科考探险活动为期7天,共有30位探险队员参加,其中法国、比利时洞穴学家、探险家共15名,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南宁702洞穴探险队等10人。

  垂直极限,下降两天才到天坑底部

  探险活动分成4支队伍展开。11月26日,科考探险队来到红水河西侧小弄坤,找到了两个大型天坑。

  两个天坑相隔不到一公里,其中2号天坑位于海拔700多米高的峰丛顶部,坑口几乎被高大的树木完全覆盖,只有通过无人机空中视角才能见到真容。中外探险队员在接近70度陡峭的灌木丛林劈开一条小路,在一棵高大的福建柏树下找到一个平台铺设下降线路。

  透过浓密的树木观察,天坑四壁陡峭,深不可测。法国探险家西西绕开一道道竖向断开向外倾斜的岩石,像壁虎一样贴着复杂岩壁缓慢向下,用最先进的环保岩钉固定绳索,设置锚点,开辟进入天坑的线路。

  “下降几十米之后,天坑底部巨大的黑洞正在迎接着人类第一批探险者的到来,碎石跌落坑底,好几秒钟才听到恐怖的回响声。”中方探险队员伍红鹰如此描述。

  探险队员吊在一根8毫米的单绳上,用娴熟的洞穴技术飞来飞去,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岩壁芭蕾!由于天坑深度和难度都超出预先的判断,打完20个岩钉锚点,电钻电池和绳索用尽,当天的科考探险行动只好中止。

  第二天,探险队继续沿着天坑岩壁开线下降,7名探险队员在半空中悬挂了近7个小时,共有35个锚点,其中6条高难度横移、4个U型弯、1个大屋檐、3个过L型大摆荡,堪称天坑中的极难下降线路,很多地方完全靠手臂的力量拉着悬空的身体向前移动。法国探险家的高超技术令中方探险队员大开眼界,既学到了技术,同时也接受了一次巨大的极限挑战!

  经过中外探险队员密切合作,最终顺利到达天坑底部的神秘世界。“小弄坤2号天坑是世界级的大型天坑,探险难度堪称罕见。它发育在古地下河道上,因地下大厅崩塌而成,至今超过几十万年,由于地壳抬升,河水下降,天坑已经停止发育,地下河早已干涸,底部洞穴也因大量的石块和泥土封闭而消失。”中方探险队长陈立新说。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