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 陈立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把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放在这个重要节点中去研究部署,对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回望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焕然一新的“中国之治”。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大地内忧外患、人心思治。围绕“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才能救中国”,各种势力团体、各种思潮理念“你方唱罢我登场”,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做了一系列尝试,均因生搬硬套而“水土不服”,反而使社会动荡不堪。乘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春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7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和发展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事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构建了与中国国情水乳交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治理体系,高效统筹各项事业、各方力量,发挥了1+1>2的裂变效应,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立足交汇点,13个“显著优势”彰显了高质高效的“中国经验”。中国为什么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全会高度凝炼了13个“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最深刻的把握。与世界上一些由统一走向分裂或一直动乱的国家、地区相比,中国由弱变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制度,能够集聚正能量、激发正效应。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航之际,我们要战胜各种新挑战、新风险,关键是善于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毫不动摇把这些“显著优势”坚持好巩固好,为“中国巨舰”保驾护航。
展望新征程,13个“坚持和完善”护航中国号巨轮驶向复兴彼岸。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不懈奋斗,我们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练好了“外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真正强起来,考验的是“内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与时俱进提出13个“坚持和完善”,从党的领导、民主政治、法治、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军队、“一国两制”、外交、监督体系,到文化繁荣、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生态文明,清晰勾勒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国曲线,目的就是建立一套更成熟稳定、更高效管用的治理体系,让国家从里到外全方位“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