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
见证丝路精神薪火相传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万丽 杨 秋
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地标性建筑独立广场的西侧,矗立着一栋白色的古老欧式建筑,这是印尼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印尼国家博物馆。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博物馆浓缩着印尼的历史、宗教和文化。本报“走东盟万里 看丝路画卷”采访组走进印尼的第一站便从这里开启。
抵达印尼国家博物馆时是早上9时许,也许是因为来得早的缘故,博物馆内没有太多游客,宁静之中更见深沉。年代久远的各式石雕、30万年前爪哇猿人头骨化石、爪哇岛上的象首人身佛像、印尼王朝的红陶文物、苏门答腊岛上独特的房屋模型,在静静地向人们述说着古老印尼的悠久故事。
这个面积并不算大的博物馆毫不吝啬地留出一个专属区域,展出许多中国古代的瓷器,时光一越千年。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印尼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与东南亚国家有海上贸易往来,“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15世纪初,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都经过印尼群岛,留下千古佳话。从博物馆的介绍中得知,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比较落后,导致沉船事故时有发生,这些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品大多是从印尼沿海的海底沉船中打捞上来的。大量的精美瓷器记录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和印尼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千百年来,丝路精神薪火相传,满载着商品和旅客的帆船往来两国之间,互通有无,传递友谊。
6年前,习近平主席正是在出访印尼期间首次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两国合作共赢描绘了新的蓝图,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扬帆,两国关系驶入了全新的航道。
如今6年时光过去了,在海上丝绸之路首倡之地,我们感受到了两地关系的源远流长,更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的芬芳满溢。
穿梭于雅加达大街小巷,被称为印尼国服的巴迪布随处可见,布料上的图案融入了中华文化元素;老城区戏偶博物馆的皮影木偶与中国皮影有渊源;华为、VIVO、OPPO、小米等中国品牌手机已在当地赢得大量拥趸,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尼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1/3;街头上五菱汽车的身影不时闪现,在日系车处于垄断地位的印尼市场,上汽通用五菱突出重围崭露头角……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尼人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中文学习热潮正重新兴起。印尼当地华人露西告诉记者,10多年前当地年轻人热衷于留学欧美,如今强大的中国已经成为许多印尼年轻人争相学习、取经的首选之地。
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印尼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