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京族哈妹“女承母业”进京观礼

  本报记者 黄 山

  10月17日,记者来到东兴采访京族哈妹苏海珍。她告诉记者,从北京回来后,晚上常常是兴奋得难以入眠,就起来坐在独弦琴前,深情地弹奏《我爱你中国》,琴音袅袅,直击人心。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苏海珍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受邀到天安门广场观礼。当天她的座位在观礼台1区5台15排。

  “我去到现场才知道,观礼位置那么好。当时习总书记就站在我们身后不远的地方发表重要讲话,手机可以拍得很清晰。”苏海珍回忆道。

  当天,苏海珍的女儿陈美好也守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一边与妈妈视频,透过妈妈的视频观看“现场”直播。小姑娘也很激动,为妈妈能在首都天安门前现场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活动感到自豪。

  其实,苏海珍这次进京,最初并不是为了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观礼活动,而是作为模范个人代表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但她没想到,到北京后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

  “报到那天我们收到一个行程表,里面有包括庆祝大会等一系列活动行程。但这些活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直到活动的前一天才知道。”苏海珍感激地说,“作为唯一的京族代表,我很幸运,几乎每一个活动都有机会参加,这足可见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重视和厚爱,充分体现了国家民族平等的政策。”

  记者了解到,苏海珍是他们家的第二个观礼团成员。上世纪50年代,苏海珍的妈妈阮成珍年仅14岁,就受邀作为观礼团成员到北京参加活动。“我妈妈是山心岛人,从小跟着外婆学唱京族民歌,人清秀高挑,能歌善舞,还是插秧苗能手,所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那一次到北京,还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的接见。”提及此事,苏海珍非常自豪。

  那一次北京之行,开阔了苏海珍妈妈阮成珍的视野,改变了她的观念。成家后,阮成珍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要把文化学好,把京族的文化传承发扬,有机会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而苏海珍的父亲苏维光是京族歌手、诗人和作家。上世纪90年代,他创作的诗歌《京族三岛的今昔》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诗歌比赛三等奖。

  在家庭熏陶下,苏海珍自小和姐姐苏海英学习演唱京族民歌、演奏独弦琴。以前的古老独弦琴没经过改良,声音很小,噪音很大,苏海珍直言,学习兴趣不大。但阮成珍一直鼓励她:“这是民族的瑰宝、全国独有,你学好了以后,会有很多人把你的技艺当宝贝的。”

  如阮成珍所预料的,2011年独弦琴获批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国家和政府也提供了很多平台推广独弦琴。

  多年来,苏海珍一直致力于推广弘扬独弦琴和京族民歌。她经常外出参加演出和比赛,还经常出访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30多年来,她还培养了大批独弦琴学生,在学校和社区开设很多期公益课,只要有兴趣、愿意学的学生,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地方的人,她都乐意接收,悉心教导。她说:“多一个人学习独弦琴,就多一份了解喜欢京族文化和增进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何乐而不为呢?”

  从北京回来后,苏海珍信心满满的,她表示,要把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承,创新融合,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让京族艺术这朵瑰丽之花在56个民族的大花园里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