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70年GDP翻了1316倍!铜仁:“黔东门户”阔步前行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实习记者文/吴仪彭典 图/张玥实习生胡梦绮)8月26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铜仁:绿色发展的黔东门户”在贵阳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少荣罗列了一组数据:2018年,铜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6.52亿元、是1949年的1316倍;人均GDP33720元、是1949年的688倍;地方财政收入是1949年的2124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87倍和65倍;农业总产值是1949年的2380倍;工业总产值是1949年的930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49年的8192倍。

  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少荣介绍铜仁市发展成就

  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铜仁市以绿色发展“十大示范行动”描绘路径,厚植绿色优势,不断壮大绿色经济,走上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之路的铿锵足音。实体经济欣欣向荣,绿水青山自成一景,百姓生活越发红火,“黔东门户”正在绿色发展的轨道上阔步前行。

  精准扶贫!从一穷二白到撕下绝对贫困标签

  作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的决战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铜仁没有退路。

  为了撕下绝对贫困标签,铜仁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用好“五步工作法”和“76554”工作方法,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打好“四场硬仗”,集中火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解决困扰了铜仁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现在的铜仁,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建制村100%通客运,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宽带、4G网络、广电网络全覆盖。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29.33万深山区石山区贫困群众搬出大山,12.55万人直接搬到铜仁主城区和开发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规模,在全国、全省地市中数量最多,创造了跨区县搬迁的铜仁奇迹。

  市、县两级选派近两千名科级以上干部包村、四万多名干部包户,实现了贫困村、贫困人口帮扶全覆盖,率先出台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在全省推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贫困发生率从30.45%降至2018年的4.4%,减贫102.91万人。四个区县脱贫退出,两个县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今年还将脱贫三个县,明年脱贫1个县。铜仁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八年考核排在贵州省前列,2017、2018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转型升级!从农业主导到实体经济欣欣向荣

  农业绝对主导,工业、服务业几乎空白,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是铜仁曾经面临的产业“贫困”。

  应对这一贫困,铜仁市按照“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思路推进万山转型,成功探索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道,“爱国汞”华丽转身为“万山红”。

  坚持一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三次产业比由1949年的85.7:5.9:8.4调整为2018年22.7:28.3:49。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5.9%提高到2018年的28.8%。

  注重发挥铜仁农业基础性优势,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今天的铜仁“菜篮子”丰富、“米袋子”充实、“果盘子”多彩,“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发展。优质天然饮用水日流量7.6万立方米,6个水源点可与世界级品牌水媲美,成功举办两届水博会,2018年水及关联产业产值达118亿元,天然好水成为富民活水。

  同时,铜仁将大数据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成功探索应用驱动的大数据发展新路,连续两年举办数博会铜仁分会场(论坛),建设应用场景102个,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超过80%。

  生态优先!从绿水青山到释放红利的金山银山

  “生态是铜仁最靓丽的名片和最大的后发优势。”在铜仁的发展之路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关键词,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是“杀手锏”。

  铜仁市大力推进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植绿23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8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19%,排名全省第二,江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三个碳汇城市,碧江区入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

  依托良好生态,以康养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和大健康医药产业同步发展。目前,铜仁正规划建设以梵净山区域为重点的大健康养生产业园区。实施“一带双核”战略,巧妙融合自然风光与文化、民族、红色等元素,注重保护山水文脉,打造乡愁故园,推进旅游持续井喷。

  已建成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1个,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今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之一,是中国唯一入选景点。《梵净山保护条例》《锦江河流域保护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出台,标志着铜仁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7%,中心城区和县城污水处理率97.1%、84.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1.43%,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绿色生态正变身为绿色银行,绿水青山正蝶变为金山银山。依托绿色发展,铜仁自然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逐渐提升,“黔东门户”日渐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绿色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