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上海理发师扎根西北60年 忆兰州民众60年流行变迁

上海理发师扎根西北一甲子 忆兰州民众60年流行变迁

中新网兰州5月18日电 (高康迪)“从我嫁给他开始,我的发型一直都是他设计的。”今年80岁的刘桂兰是地地道道的兰州人,61年前,19岁的刘桂兰在“文龙理发店”认识了支援大西北的孙维成。如今,孙维成已经85岁了,依然熟练地运用着理发工具为自己的老伴“设计”发型,老伴满脸幸福,两个人如初恋般甜蜜。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汽笛鸣响、卡车轰隆,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支援大西北的人员来到甘肃。当时的甘肃十分落后,众多领域尚属空白,各方面亟待建设,人才极度紧缺。从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来到甘肃的“支甘人”犹如“甘霖”,解了甘肃初建时期各行业的“人才之渴”。

“在那个炽热的年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的至高理想。”1956年,22岁的孙维成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上海来到干旱少雨的西北,他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青山绿水渐变荒山干林,四天四夜颠簸后,终于抵达兰州。兰州最繁华的街道上没有几个商店,大多数街道没有柏油路。”

“当时迁来兰州的理发业从业人员就达200多人,都集中安置在五泉山附近建设的两层青砖小楼里。我所在的理发店成为具有明确服务类别的专业理发店,就在兰州现在的天水路十字。”孙维成挥动着有年代感的理发工具说:“当时理发店共有30人,统一进行培训,并从上海带了最新的理发工具,这些工具到现在我都还能用呢。”

当时,从上海迁兰的“老字号”商业服务业,悦宾楼京菜馆、意姆登洗染店、人民理发店、文龙理发店以及美高皮鞋厂、玻璃厂、热水瓶厂、搪瓷厂、胶鞋厂等一批老字号企业在兰州影响深远,成为当时乃至现代兰州商业服务业中有经营特色的店家。

60年过去了,人民理发店、悦宾楼等传统老店的经营特色基本保持到今,这些“老字号”,为当时的兰州注入了新鲜血液。孙维成告诉记者:“当时有了大喜事庆祝,才会去悦宾楼吃上一顿,现在平时‘想念’就会去吃上一口。”

刘桂兰告诉记者,当时人们最喜欢的服装是以蓝灰为主色调的“中山装”,最流行“假衬衣领子”“直达莫斯科的裤子,女士最喜欢的发型是“烫波浪”发型,男士最受欢迎的发型是“一边倒”发型。“如今,兰州的马路宽了,建筑高了,流行的发型、衣服都不一样了。”

现在,85岁的孙维成满头白发,没有了当年生龙活虎的青春,但一批批“支援大西北”的人员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在甘肃大地薪火相传。甘肃城市乡村的一街一路、一砖一瓦,都在见证和诉说着他们当年的岁月故事。(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