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三百年桂剧,能否在创新中再续繁华(图)

2019年03月28日 14:50 来源:桂林日报 编辑:吴海泉

创新剧目,戏剧进校园,桂剧人谋求突围

三百年桂剧,能否在创新中再续繁华

  东西巷的讲古堂每天都有桂剧演出。

《桂林有戏》不仅让桂剧演出有了固定的舞台,同时也拉近了桂剧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桂剧,桂林300年的艺术瑰宝,尽管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有复苏的迹象,但它和中国许多地方剧种一样,仍面临着市场缩小、传统遗失、人才断档、观众渐少的困境。当观众和演员逐渐老去,桂剧又如何从当下的困境中突围?

本报记者汤世亮 文/摄

现状:观众和演员都在老去,传统桂剧的市场在缩小

2月20日下午2点多钟,东西巷讲古堂传出了锣鼓声,舞台上正在演出桂剧《贵妃醉酒》,可容纳100多人的观众席仅有3名观众。

“如今演桂剧和看桂剧的人都少了,我们是爱好才出来演出的。”廖小英,《贵妃醉酒》的表演者。今年57岁的廖小英是原桂剧团专业演员,退休后还活跃在我市各大舞台上。“节假日和周末看的人会多点,但也大大不如以前了。”廖小英回忆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文革”中受压制的传统戏剧又开始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演桂剧、看桂剧的高潮。“那时候演出很多,剧目也很多,一年下来要演出200多场,而且是场场座无虚席。”廖小英说。据原桂剧团副团长苏桂茜回忆,当时桂剧团排演的《三打白骨精》《逼上梁山》等传统剧目备受观众喜爱。“其中有一位母亲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演《三打白骨精》,她带着儿子连看了13场,每场都是坐在最前面的位置。”苏桂茜说。

“现在的年轻人从小没有接触桂剧,对它不了解,所以来看的就很少。”义小卫,曾是七星桂彩艺术团的团长,在六合圩剧场演出桂剧等桂林传统戏剧七八年。相比于渐渐老去的观众,义小卫更担心桂剧演员的老去,“不知道再过10年,还有没有人能上台演桂剧。”义小卫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欢桂剧,一有机会就自己上台过过瘾。几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她时,她正在六合圩剧场演出桂剧《舍子救父》,当年已年过40的义小卫在剧中扮演年方十八的有钱人家的女儿,而她的丫鬟则看上去更老——— 是团里一个60多岁的老演员扮演的。

前几年六合圩剧场被收回他用,义小卫和她的艺术团便失去了表演的固定场所。“现在很少演桂剧了,没有场地又没有演员,观众也不爱看。”2月22日,当记者再次联系上义小卫的时候,她正准备去鲁家村表演。她告诉记者,七八年前团里还有20多名演员,年纪一般都到了50岁,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里的演员年纪越来越大。“前几年六合圩剧场不给演戏后,我们的艺术团也随之解散了,人年纪大了也演不了。”义小卫告诉记者,如今她跟团里的几名成员虽然还在坚持表演桂林传统戏曲,但是以彩调为主,桂剧基本不演了。“桂剧需要的演员多,我们人手不够排不了。”义小卫说,再加上桂剧节奏较慢,唱词又有文言文,观众更喜欢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彩调。

桂剧演员年龄的老化不仅是民间剧团面临的问题,也是专业桂剧团正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团里现在没几个年轻的桂剧演员,团里重要点的演出,我们还得回去帮忙。”毛艳春,已退休的全州桂剧团专业演员,如今经常在东西巷义演。据她介绍,由于演员出现了断档,全州桂剧团已很少排演大剧,只演小的折子戏。“照现在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估计过几年小的折子戏都没有人演了。”毛艳春对桂剧的未来充满担忧。

相比县城的剧团,市戏剧创作研究院的情况相对要好些。“2016年我们补充了20多名从桂林艺术学校(桂林戏曲学校)毕业的年轻演员,情况得到了好转。如今我们院里35岁以下的年轻演员就有30余人。”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周子喻说。据他介绍,在原桂剧团还没有改制以前,团里的确存在青年演员断档的危险。成立于1981年的桂林艺术学校原来每6年招收一批桂剧表演学生,后来改为12年才招一批。“不仅仅是招生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每一批招到的桂剧学员人数也在减少。“我们2011年招生的桂剧班一共有9名学生(后增加了3名学生),而他们上一届毕业的人数是32名。”桂林艺术学校2011级桂剧班班主任陈晓凤说。

随着政府的重视,2011年后桂林艺术学校桂剧班招生的间隔时间恢复到了原来的6年,但生源问题又成了一个难题。“我们想招一些好的苗子来培养,但现实的情况是城市里很多家长都不太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学桂剧,农村想学的孩子条件又很难达到要求。”周子喻说,桂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要能歌善舞,还要身体素质好。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和差距,很多农村的孩子基本素质都不太符合招生要求。

“我学桂剧主要是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要不然我可能也不会走这条路。”“90后”李钰钊是2011级桂剧班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在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工作。他出生在桂剧世家,太婆、外婆和两个姨都是桂剧专业演员。“从小看她们演戏,不自觉就喜欢上了。”李钰钊说,对于他的大多数同龄人来说,桂剧演员是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桂剧的市场在萎缩,演员就业压力大,平日训练辛苦,收入又不高,如果不是因为喜欢,大多数人是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的。”李钰钊说。

原因:大众文化的冲击,演出场所的缺乏

“你看过桂剧吗?喜欢看桂剧吗?”近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10多名市民,其中年轻人对于记者的这个提问,他们大多是这样回答:没有看过,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桂剧的剧情进展太慢,而且表现的思想主题都比较传统,与我们年轻人观念有些不相符。”在桂林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周曾好奇地去看过一次桂剧,但没到戏演完,他就走出了剧场。

“现在有电视、电影,还有网络,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消费方式多样化了,传统戏剧的市场空间势必会被压缩。”廖小英对于桂剧面临的形势直言不讳。传统桂剧遭受电视等艺术形式的冲击并不是现在才出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显现。苏桂茜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传统桂剧受到电视文化冲击的例子。“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次我们团去阳朔一个农村演出,我好意为当地的一位朋友留了一张票,让她去看桂剧,没想到她却说自己晚上要看《射雕英雄传》,没有时间去看。而在这之前,她都是提前给我打招呼预留好票的。”

“观众流失,市场缩小并不仅仅是桂剧面临的尴尬,在大众文化流行的今天,传统戏剧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曾任职于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文艺学、美学专业的单小曦教授说。在他看来,原来单一的、崇尚高雅艺术文化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大众消费文化,在这样一种大的文化背景下,传统的桂剧遭遇种种尴尬是必然的。

由于受大众流行文化的冲击,像桂剧这样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市场日益缩小,除前文提到的观众和专业演员流失严重外,与之前相比,桂剧演出的场所也越来越少。从上世纪20至60年代,桂林的剧院有如雨后春笋,先后有过秀峰、西湖、南华、高升等27所剧院,大的可坐四五百人,小的亦可坐百十来人。这其中著名的有广西省立艺术馆和桂剧院。

“再好的演技,都需要有舞台来展示。艺术馆划归院里使用之前,我们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剧院都没有。”说起桂剧近年来的境况,原桂剧团党支部书记黄金光显得有些无奈。据他介绍,10多年前市桂剧院在十字街有一个自己的剧院——— 桂剧院。当时,团里排了新的剧,就在那里上演。但后来桂剧院没了,现在要演出得费心思找场地。“这就好比一位上战场的战士,而他的手中却没有枪。”黄金光感叹道。

没了自己的剧院,除了节目上演次数减少外,对演员的培养也是一大打击。“以前,桂剧班子的师生、舞台与观众都紧密相连,师傅带徒弟,边教边演,边改剧本。”但是,因为没有场地,桂剧缺乏与观众的交流,渐渐成为唱片、记忆里的声音和画面,有时候成为一种“官方艺术”。

突围:创新剧目,戏剧进校园进社区,培养更多年轻观众

尽管传统的桂剧已走到了低谷,但我市的桂剧人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尝试着“突围”。

“一部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焕发青春,我们可否从中借鉴一些思路,重新打造我们的桂剧呢?”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院长张树萍在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代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生于桂林,亦是一名资深“票友”。白先勇将传统戏曲《牡丹亭》的表现手法稍加改良推广,在两岸三地甚至是国外都掀起了一股“昆曲热”。

古老的戏曲为何能重新焕发光彩?在这个例子当中,不难看出,适当的改良和恰当的观众定位是成功的关键。我市桂剧人在剧目创新过程中,更注重创作反映时代气息、贴近观众生活的剧目,创作内容就地取材,剧本的编写贴合人性、深入人心。同时,舞台策划更见大气魄,让古老的桂剧有了当代的气息。这些年,我市在打造精品桂剧剧目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91年以来,桂剧演出在全区和全国性的各类专业评比中频现亮点。大型桂剧《瑶妃传奇》《风采壮妹》《漓江燕》《大儒还乡》《灵渠长歌》等优秀剧目,曾先后荣获中宣部第六届、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三届、第十二届“文华奖”,2005至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在创新剧目的同时,我市的桂剧工作者还十分重视年轻观众的培养,通过创建新的表演舞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年轻观众有机会领略桂剧的美。

“桂剧原来这么美,我应该早点来看的。”近日,在《桂林有戏》看完表演的葛女士对桂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土生土长的桂林人,跟众多的年轻观众一样,葛女士之前对桂剧并没有太多了解,过年过节偶尔会看看露天场地的表演,但由于太简陋,没有引起她太大的兴趣“传统曲艺作为舞台表演艺术,观众只有来到剧场近距离观看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美。”李玉钊说,而《桂林有戏》就是一个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看戏的剧场。

《桂林有戏》是桂剧团改制重组后由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倾力打造的展示桂林传统戏剧文化的舞台和窗口。2018年随着《桂林有戏》的出现,桂剧原来没有自己剧场的尴尬局面得到了缓解,如今除了“桂林有戏”这个剧场外,解放西路的艺术馆也划归给市戏剧创作研究院用。“如今这两个剧场每周基本都有演出,观众反响也不错,有演出的时候我们提前三天发票,但一般头一天票就被领完了。”周子喻说。在培养观众方面,每年桂林戏剧创作研究院都要开展进社区、进校园、下乡等公益演出150余场,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场桂林传统戏剧演出。

除了在固定舞台表演外,我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还开展戏剧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有人提出让京剧进入中国小学的课堂,我认为桂剧也应该进入桂林中小学的课堂、校园。”黄金光说,“事实上,观众群是要靠开发和培养的。一方面,我们积极加强与各社区的联系,将桂剧融入市民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吸纳一部分中老年观众;另一方面,我们要送戏进校园,努力培养年轻一代高素质的观众,他们是桂剧观众传承的希望。“美的东西人人都会喜爱。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桂剧会有美好的明天。”周子喻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