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3月16日报道:去年,70余岁的张阿姨(化名)给因病去世的丈夫选择了海葬。
10年前去德国探望女儿,女婿家有老人去世,目睹德国当地的海葬仪式,老两口深有感触,便约定好以后也选择生态环保的海葬仪式。
今天上午,2019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在滨海古园举行。记者在现场见到了张阿姨,她手里握着一支黄色的康乃馨,默默站在人群里。“我送他魂归大海,山川湖海是相通的,远在德国的女儿也能在莱茵河畔思念父亲。”张阿姨说,将来去世后,也会选择海葬。
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至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十二年,祭奠上海市自1991年以来的44652位海葬者。典礼由上海市民政局主办、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协办,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和上海滨海古园承办。
为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上海从1991年开始举办骨灰海葬活动,是全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专门受理海葬业务的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业务经理王燕告诉记者,2018年共举行36批次活动,有 4132具骨灰撒向大海。随着民众对海葬接受程度的提升,预计今年将有4500具。
对于海葬,民众最关心什么?王燕告诉记者,询问最多的是骨灰撒向大海后如何祭扫。为此,除了每年的海葬公祭典礼,上海滨海古园先后三次扩建海葬纪念苑,并聚多方力量办成上海市海葬纪念馆,为沪上选择海葬的家庭提供更人性化的祭扫服务和环境氛围。据悉,长三角地区的无锡、常州、南通、嘉兴等地民众也加入了上海的海葬队伍。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月1日开始,上海进一步提高本市户籍逝者骨灰的海葬补贴,补贴标准提高至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补贴给逝者家属,另外1600元提供家属参加撒海所乘坐的车、船费(最多6人,包含保险等费用,也包括委托海葬部代撒骨灰的费用)。
百姓观念转变,对于海葬需求也越来越大。受天气影响,上海可举办海葬活动的时间为4月、5月、10月三个月。但王燕告诉记者,目前上海申请海葬无需等候太久,一般当年即可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