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时政头条 > 正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
2019年03月05日 01: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陈丽婕 |
作者:汪信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所比拼的不仅仅是各种硬实力,也包括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方面。 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它是使各种文化自立于世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根本的东西。一个国家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其软实力之源,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它的价值观念能够对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随着各种硬实力的空前跃升,当代中国也开始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并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并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标志着当代中国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的高度自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对任何国家来说,就既有的文化传统而言,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但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则是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后者表明,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在这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则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内在地包含着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观念。显然,由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文化,绝不可能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所津津乐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绝不可能是自由主义者所迷恋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而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亦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只有这样一种文化,才能真正转化为当代中国强大的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和概括为三个“倡导”,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还不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实然状态,而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应然状态。而促使当代中国文化从其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精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导航罗盘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本坐标,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创造的目标指向。一方面,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而它们中哪些是“合理”和“有益”的成分,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它们是否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必须大力进行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他强调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各样的,国内学界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在笔者看来,如果像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那样把软实力看作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那么,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无非就是其文化的对内吸引力和对外吸引力的统一。而要提升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对内吸引力和对外吸引力,都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内吸引力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对内吸引力,就是其对国内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它是通过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来形成和实现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中,核心价值观都宛若联结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没有这条精神纽带的维系,各种社会力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整合,整个国家就无法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一条可以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共同的精神纽带。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对内吸引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提升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外吸引力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对外吸引力,就是其对其他各国人民的感召力,它是通过文化交往来实现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往,其目的是要达成某种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价值认同,即一种文化中的人们认可、赞同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并把它接受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二是价值认异,即人们在认识和熟悉了一种文化后,虽然并不认可、赞同和接受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但基于相互之间历史和现实的差异能够理解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和存在的理由或根据,承认它的合理性,并由此尊重它。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为他种文化中的人们所认同或认异程度越高,意味着这种文化对其他各国人民的感召力越强,从而意味着其对外吸引力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中,价值认异是价值共识的更为经常、更为重要的形式,因为毕竟不同文化具有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念;而价值认同只有在其对象是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时才是真正可能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更多的是利用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强制或引诱非西方国家的人们认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但是,从整体上看,西方价值观念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强制或引诱非西方国家的人们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认同,实质上是西方价值观念的对外输出和普遍化扩张,其根本目的是为西方资本和商品的全球自由流动鸣锣开道。这种性质的价值认同,是不可持久的,并在当代引发了全球范围内西方价值观念与非西方价值观念的普遍而激烈的冲突。 与此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对外吸引力是建立在中外文化平等交往的基础上的,我们在这种平等的文化交往中所追求的价值共识是对于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对于中国文化的特殊价值观念的认异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内在地包含着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持续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显著提升中国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4日 15版)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