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第六届“少年中国”应读作品发布

  第六届“少年中国”应读作品发布 专家呼吁让青少年拥有“科技自信”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30本优秀科普图书、15件新媒体互动作品和5篇科学短文……第六届“少年中国”应读作品22日在北京发布。与会者还就如何创造优秀的科普创新文化作品进行圆桌对话。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介绍,自2013年开始,“少年中国”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从第五届开始增加科普作品比重,本届评选则以征集和推选科普作品为主。

  “一方面是体现出身处中国科技高地中关村的区域特色,另一方面是顺应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以及全面提高国民科技素质的需要。”聂震宁说。

  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云飞介绍,本届“少年中国”以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开卷大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大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的热销榜单,面向全国征集科学普及类图书、新媒体互动产品(含融媒体、动画、歌曲、音频、短片视频等)、科学短文等作品,共征集373件。经过资格审定和专业评委的初评、复议、终评,推出“第六届‘少年中国’为科技插上文化与艺术的翅膀科技少年应读作品名录”。

  目录中包括《遨游去太空》《点亮自然》《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蚂蚁之美》等作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夏强在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做推荐时说:“除了人们熟知的‘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对世界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发明创造呢?这本书给我们列出了新的清单”。

  当日活动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进行了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文化创作主题演讲。

  此外,当日还举行了“创新文化环境培育科技公民——中关村未来科技公民创新文化”圆桌对话,来自政府、行业、专家、社会组织等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为未来中关村科技文化建设提供发展方向。

  马云飞说,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聚焦青少年科普工作,秉承弘扬文化自信,鼓励原创并深挖本土优秀IP,通过搭建科技、文化、艺术协作的平台,将专业性的学术转化为简明有趣的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他们还开展“‘少年中国’点亮村镇科普行”等一系列活动,将往届“少年中国”获奖书目送入校园,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普及作品阅读兴趣。

  与会嘉宾表示,科普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基础工程,更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培育手段。希望通过持续举办类似活动,“让科学技术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让中国的孩子们拥有科技自信”。(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