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特教学校陈晓静:师爱无痕 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天"

编者按:

有一种力量,它像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有一些人,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和“一创两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先进典型,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儋州好人”的感人事迹。

大张旗鼓地为好人“加冕”,不仅彰显感情、态度和力量,更能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广受东坡文化滋润的儋耳大地上长盛不衰。

陈晓静教孩子们学手语。陈晓静供图

“他们是不被上天善待的天使,所以我要更加呵护他们。”7月19日,当记者问起陈晓静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当一名特教老师时,她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到。2013年,陈晓静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来到海南省儋州市特教学校,这一待就是5年。

陈晓静说,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无声的河》,自此便立志成为一名特教老师,因此,大学时她便选择了手语专业。“父母一开始也支持我做一名特教老师,但我是陕西人,父母听说我要来这么远的地方教书,就坚决反对,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里。”谈起父母的态度,陈晓静面露愧色地说到:“现在虽然可以为这里的特殊儿童尽一份力,但还是非常牵挂远在家乡的父母。”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一般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心理变化。陈晓静在课堂上要注意到每一名同学的知识接受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判断,再对课程内容、进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陈晓静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生活中。“有些听力障碍的学生,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人工耳蜗的佩戴情况,当他们排斥佩戴时要耐心地跟他们沟通。”陈晓静说,因为一些学生是刚刚接触人工耳蜗,突然接触到声音时会感到不适应,有时声音过于嘈杂,他们会因为刺激而出现恐惧,甚至有时还会哭起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陈晓静都要耐心地安慰他们,帮助他们逐渐适应。

“我从来都是把他们当自己的朋友,所以他们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都会向我倾诉。”陈晓静说:“在生活中和孩子们培养共同兴趣非常重要,我会跟他们聊他们喜欢的明星,他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这样他们就会渐渐消除对你的戒备。”

陈晓静不仅爱自己班上的学生,还把“爱”带到了东北。2017年,陈晓静认识了佳木斯儿童之家康复中心的一名自闭症小女孩——琪琪。当她得知琪琪的妈妈患有心脏病无法工作,爸爸工作收入低微时,为了支持琪琪继续接受康复训练,减轻他们一家的经济负担,收入并不高的陈晓静已经资助琪琪在康复中心的生活费一年之久。

谈到未来,陈晓静说,她要继续教育好学校里的特殊儿童,尽最大的努力发展自己的公益组织,这样才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特殊儿童。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7月19日消息 记者 徐静涵 实习生 张林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