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不从事高危职业就不用防职业病?专业人士告诉你

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屏蔽不良生活 减少健康伤害

4月25日-5月1日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各项活动让不少市民了解了职业病的防护知识。然而,每一场预防职业病宣传活动现场,都有市民说:“我不从事高危职业,也要防吗?”

“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在生活中常见。如果人们不注意,甚至比职业暴露还要伤害大。”4月27日,柳南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在职业病宣传活动中,不断向市民解释:“多一份自觉防护,就会少一分身心损害。”

无处不在的“主动伤害”

据了解,目前我国确定为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职业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素质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环境因素,如粉尘、噪声、一氧化碳等。据不完全统计,柳州市目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数有15万多人。

但这些统计在内的人数,因为工作中接触对健康影响的物质,同时也是被疾控、安监等主管部门监管的,他们的工作环境会定期监测、工作时长有规定、每年有定期健康检查,合法权益会得到保障。可这些影响职业人士的有害因素,也普遍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果不注意防护,就成了“主动染病”的现象,对个人的健康损害会更大。

生活中人们最常见的不良习惯致病因素,有厨房通风不畅的油烟污染,过度吸烟、饮酒导致的心、肺、肝、肾脏器损伤,长期使用耳机所致的听力下降,过度看手机、电脑屏幕引起的视力下降,饮食、睡眠不当诱发的肥胖,不良社交活动促成的精神萎靡不振,等等。可以说无处不在。

心理依赖不可不防

家住福柳新都小区的75岁唐女士,3年前在儿女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微信。刚开始时,她觉得很兴奋,不在柳州的3个儿女,也能每天通过微信“见面”:视频、图片、文字,只要发进他们家人群里的信息,她一个都不会漏地点开、细看。

为了不漏下信息,唐女士说她很快就形成了规律:每天早上起床前,先打开手机看看有无新消息,中午吃完午餐,又查看一遍有无更新。晚上是一家人互动最多的时刻,全家23口人,分布在国内外6个地方,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图片传上来。而她,一张也舍不得拉下。有的还要点看三四次。

很快,问题也来了。据唐女士回忆,大约过了一年,她发现自己看手机上的图片开始模糊,以为是儿孙们没有拍好图片,起初没在意。有一天去广雅新街市买菜,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也没看清两三米之外的水果标价,她才急了。最后去医院检查视力,一辈子没得过近视的她,被医生告知要配近视眼镜。她不得不强制自己放下手机,规定每天只中午看一次,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现在终于又恢复了不少视力。

“看微信与追电视剧一样,容易陷入‘心瘾’。”广西脑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潘润德介绍,不止是老人、小孩,年轻人也是一样,只要稍稍留心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刚把手机关掉,放进包里,又下意识地掏出来、打开、查看微信。无论那些信息与自己是否有关,都会点开来看……

还有如一些本不需要上夜班的人,喜欢熬夜,即使没有事要做,也会打麻将、聊天、看电视,甚至什么也不做,就是要等到深夜才休息。潘润德介绍,这类已经形成的自我强制性的习惯,对身心伤害,更胜过环境污染所致。在改变时,有如酗酒者需要经历一个“脱瘾”阶段,需要心理矫正。因此付出的努力也会更大。

“不找借口”才能走出误区

远离职业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防护,减少职业暴露,或离开污染环境。那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负责人介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本是人人都期望的,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却成了人们“永葆青春”的绊脚石。比如不管是爱美的年轻人,还是怕“三高”的中老年人都知道,肥胖不是好事,可落实到一日三餐、零食饮料时,大块朵颐、狂饮海喝的现象,却无法遏制。还有家庭厨房的抽油烟机,因为怕麻烦,总不去清洗,更换抽盒、排气扇,日久天长,抽排油烟的效果越来越差,对主妇、对全家人的健康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该负责人说“不给自己找借口”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知道自己的健康已被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就要制定“退出”规划。如肥胖导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加大,那就立即改变饮食习惯,控碳减脂多运动。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毅力。”潘润德说,现在很流行说“三周养成”,即如跑步、打球、早起等,很多专业人士都说只要坚持三周,每天定时定量完成运动,三周之后就会少有心理抗拒。从心理的适应性来说,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人的许多脏器也是有记忆的,如一个人的口味、饭量,都会被味蕾细胞和胃神经记住,吃得多、重口味也是养成的。因此只要付诸行动,按既定方针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达到你所需的目标。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罗素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