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

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之九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引导人们注重修养品德、保持良知、增强爱心,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标注了推动改革发展的方法论。

品德、良知、爱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因和驱动力量。重品德、讲良知、有爱心,对社会来说,是安定有序、团结和睦的基本保证;对国家而言,则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源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古话,集中体现了广布仁爱、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与弘扬者,不仅体现在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也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经过长期努力和不懈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仍有为数不少的低收入群体,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比如,去产能转岗的职工需妥善安置,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需得到应有照顾,遭遇不幸的患者急需筹钱治病……这些困难群众,需要我们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大多数人在解决了生存、温饱之后,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今,群众的获得感已不只是简单的“有没有”问题,而更多转向了对“好不好”的追求。人们希望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向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期盼出门不被堵、办事更便捷、服务不“打烊”,更渴望拥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换言之,精神上的不快、现实中的烦恼、生活上的焦虑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们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补上民生短板,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到织密社会保障网,从实施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从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一系列务实的举措,让全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与不断扩大升级的民生需求相比,我们的公共服务还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低保、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水平亟待提高,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民生小事承载着普通人的平凡梦想,寄托着老百姓的幸福追求。以民生为重、以民意为镜,把政策重点、工作重心精准对接群众所需、百姓所盼、民心所向,让人们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必能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奋斗的信心。各级领导干部要永远心系人民,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使困难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民生更有厚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