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关斩六将
才能入选
郑春梅2015年加入了广西民族博物馆讲解志愿者团队。她告诉记者,目前馆内像她这样的成人讲解志愿者共有45名。他们都是通过礼仪、发声、面试、笔试等多次考核,接受各种历史、文化等专业知识培训,并达到每年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后,才能成为一名义务讲解员。
“录取比例大概为10∶1,真的挺不容易的。”郑春梅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导游,本以为可以轻松应对这项义务服务,直到前去应聘,才发现讲解志愿者不简单。“根据展馆布置,大家得到的资料大致相同,但讲解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适当发挥。我最初准备的相关资料有好几万字,但精简到解说词只能有几千字,这相当考验功夫”。
拿到一份博物馆提供的标准解说词之后,郑春梅会在保证内容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从观众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再加工,既要保证知识性,也要保证趣味性。同时,在适当融入自己拓展的讲解和观点后,还不能给听众感受到讲解员太过强烈的主观性。“反正不比导游这份工作轻松。”郑春梅思考片刻,笑着总结道。
郑春梅在云雷纹铜鼓王前留影。
面对不同听众,讲解各有特色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讲解志愿者团队里,每个人的身份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走到一起:服务别人,快乐自己。
劳丽华今年还在桂林读大学二年级,趁着寒假回家,专程赶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帮忙”——她已经加入讲解志愿者团队三年多了。当初报名参加志愿者团队时,劳丽华才上高二。对她而言,这既是帮助他人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每次拿到讲解词我都先问自己,如果我是观众,希望知道什么?我的知识积累不像专家那样系统,而是围绕着一个又一个展览,跳跃着展开。”为了能够应对观众的提问,张鹏常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博物馆展览的参观来“充电”。
除了知识储备,劳丽华说,她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受众群体。“如果我发现队伍当中老年人比较多,我语速会放慢、增加一些贴近老年人生活的话题和他们来沟通;如果我发现观众中年轻人比较多,我会通过一些少数民族服饰、头饰等时尚话题来引导他们;如果给小孩讲解,我不会增加历史味太浓的知识等等,我只会引导他们去如何发现其中有趣的细节”。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 [1] [2] [3] 页 |